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又回来啦!三天没更新,还挺想大家的,干啥去了?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北京走马观花旅行了三天,匆匆忙忙各处打卡。晚上回到宾馆,累瘫在床上,用手机在简书上做了流水账式的记录,然后昏昏睡去,第二天继续。不得不说,岁月真的不曾饶过谁。
回济后,终于可以从容地跟小伙伴分享见闻了,一份潦草的京城行走攻略,请笑纳。
今天的计划去漫游什刹海。什刹海位于北京市中心西城区,水域面积33.6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周边寺观楼台、府属别业依湖而建,市井百业亦在其间。这里是北京城内的古老水域,现在更是风景秀丽的文化之源、时尚胜地。
建筑师给我们订的酒店在新街口,早上去吃庆丰包子,这次要了虾仁菜心馅和香菇粥肉馅包子,一两3个,都是5元一两,特别亲民的价格。
包子铺门这条街还有个别名叫吾爱老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旁边是护国寺小吃,舒乙题名,再旁边是新街口街道父母食堂。对老年人特别友好的街区。
吃完早饭,手机导航什刹海,也不远,干脆扫个自行车吧,咱也转转北京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太多了,酒店所在地叫太后仓胡同,出门后是新开胡同,再往东是航空胡同,弘善胡同,西煤厂胡同,曲里拐弯。
也不用管是哪条胡同了,瞄着大致方向,往前骑。在济南骑共享单车,总会遇到坡,要么上坡,要么下坡,但是在北京胡同就很平整,骑车爽快。
每一条胡同都非常的干净,偶有汽车通过,是送孩子上学的,不急不躁,很友好。
钻来钻去,前面豁然开朗,清晨的什刹海,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湖边上的柳树刚刚冒出细芽,如烟似雾,就连在湖面上的倒影都柔和有加。偶有野鸭悠闲地游去,所过之处,泛起一道道水波纹。
湖边有晨跑的人,在健行器材锻炼的人,享受着悠闲时光。
继续绕着后海骑行,发现了宋庆龄故居,坐落在后海北沿46号。这里曾是清代明珠宅邸、和珅别院、成亲王府以及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故又称醇亲王府或摄政王府花园,园内有箑亭、听雨屋、畅襟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周一闭馆,无缘观览。
王府的深宅大院,庄严肃穆,百姓的针鼻胡同,烟火气十足。
想起王维的《辋川集·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后海的西侧,是洒吧一条街,年轻人喜欢的地方。我到的时候太早了,还没营业。
看着水面如镜,停下自行车,吹吹后海的风。
仔细看看地图,后海、西海、前海,三个海组成了什刹海。
在京杭大运河积水潭港纪念碑前驻足,据史料记载,13世纪,蒙古灭金后,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都城。依托什刹海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也就是从元朝起,什刹海周围就成了“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有“北京古海港“之称。
鼎盛时期,朝廷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自江南而来的漕粮转运至积水潭码头。积水潭作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来自全国的货物在积水潭码头集散,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繁华盛景。
从前海看过去是早春中的钟楼、鼓楼,北京的历史悠久,随便一片水域,一座楼,一块石头都是故事。
漫游什刹海,可以尽情享受北京早春的辽阔和诗意,非常值得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