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穿过烽烟的重逢(数字报致读者)

穿过烽烟的重逢(数字报致读者)

作者: 胡娃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02:36 被阅读0次

穿过烽烟的重逢

——这是一份报纸的“致读者”,也是一份纸质报试行数字化转型的“刊首语”。

以下为正文——

    己亥岁末,亲爱的读者,我们曾道一声再见,相约重逢于庚子年初。

    然而瘟疫突降,肆虐神州。举国抗疫,封城闭乡。战疫烽火,使多少重逢的脚步阻隔于万水千山。

    医者仁心,披上战袍,刘智明、柳帆、夏思思……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他们所期待的重逢,竟成永别;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与死神短兵相接,多少白衣天使,仍战斗在生死一线。家人倚门而望,期盼亲人凯旋重逢;

    禁足闭户,居家隔离。鸟叫了、水涨了、花也在开了,然而我们与春天的重逢,隔着窗棂、隔着厚墙、隔着重重栅栏。

    期待重逢的日子里,谁牵挂着你?你又牵挂着谁?全国援湖北,福建援宜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千里驰援的温暖;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把青菜、一盒药品,送到家门,你宅家的岁月静好,是基层工作者、志愿者、配送人员的负重前行。

    期待重逢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一起。本报记者深入隔离病房,忠实记录宜昌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书写历史的面孔,官方微信滚动播出,传递抗疫权威声音和人间大爱,我们知道,这份陪伴与温暖,您是多么需要。

    疫情仍严峻,关山仍阻隔,三峡晚报今日正式复刊,我们穿越疫情的烽烟,与您重逢,只为那一“纸“承诺,只为千门万户重开日,遍插柳枝报春朝。

    见字如面。亲爱的读者,别来可好?

    因特殊原因,纸质版无法投递,请打开新闻网,点击数字报,或关注官方微信下方按钮“电子报”,可看为您带来的抗疫一线最新动态。

(本报编辑部)

相关文章

  • 穿过烽烟的重逢(数字报致读者)

    穿过烽烟的重逢 ——这是一份报纸的“致读者”,也是一份纸质报试行数字化转型的“刊首语”。 以下为正文—— 己亥...

  • 致重逢

    有人说,经历的越多,成长的越多,渐渐的,我们慢慢老了。 我说,人都是外表坚强,人都是对外老成,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

  • 温柔就是能够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

    勇气和自信,都来源于爱。唯有温柔,能抵御世间所有的坚硬。毕淑敏致所有读者的心灵读本。以温柔如月光的文字陪你穿过漫漫...

  • 致读者

    一个十岁的少年皇帝公孙正,一个十三岁的少女皇后南宫羽。他们两个因为政治的需要而结合,会有什么效果呢? 皇帝:作为一...

  • 致读者

    亲爱的简友: 很高兴与大家相遇!未曾谋面,也不曾谋音,对于同样喜欢文字的你我,同样关注育儿的你我,在简书以这样的方...

  • 致读者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认真思考自己的身份问题,直到生命给我一次次礼物,让我在经验中体会,在一次次安排中,在一切发...

  • 致读者

    谈吃,前有《雅舍》的梁实秋,后有《写食主义》的沈宏非,居中更有大神汪曾祺。这几位的文字,连纸缝里都透着香气——不只...

  • 致读者

    因为我的作品~临江仙—觅知音 被一个叫半步天的人盗取并转发在今日头条上,请各位诗友作证,所以近期暂时就不发表文章了...

  • 致读者

    这是一部由陪伴长期患双向情感障碍的母亲的女儿记录的观察日记。母女同住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形同陌路,关系更...

  • 致读者

    笔者从来都喜欢清宫的历史,这无关乎民族尊严,也无关乎中华命运,只是简简单单,喜欢而已...... 记得余秋雨在《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穿过烽烟的重逢(数字报致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no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