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1.ABC理论: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西方心理学家艾利斯突出的AB从理论认为:人的喜悦、愤怒、恐惧、焦虑等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外在因素(A)引起的,而是当事情发生后,人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B)(观念、想法、理念)导致人们出现了情绪(C)。简单地说,情绪是由个体对发生事实的认知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时刻惊醒自己: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只有我们改变自己的理念或观点就可以。
2.艾利斯总结出人类社会中十种常见的不合理的理念。倘若我们懂得,并理智地应对,就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的发生。比如: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人有权利追求自己所爱,但对方没有责任和义务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回报;一件事情确定与否,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可以通过沟通争取改变的机会;很多事情法律是解决不了的,要靠时间,要靠人内心的善才能解决;人在面对困难时,大脑会本能地做出逃避的反应,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痛苦;中国人做事喜欢找一个比自己强很多的人做后盾,但是没有后盾不能说明人生就不可前进。
3.情绪调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慧、习惯、精神意志和道德水平。情绪调适与人的童年经历密切相关。当儿童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要积极、合理地引导他们,让他们从小养成情绪调适的习惯。
4.一个愤怒的人,我们可以透过他狰狞的面目,看到他背后的孤独、受伤以及深深地希望被认同、被爱的需求。所以,当我们自己愤怒时,要及时停下来,觉察自己的需要,触摸自己的内心,给予自己关怀和爱。
5.不合理的理念还有很多,教育孩子时、夫妻关系中、同事关系中都存在大量的不合理的理念。总之,我们很多时候都活在惯性中、活在窜习里。改变虽然不容易,也可以是瞬间的,只要我们的观念改变,一切都会不一样。
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世间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当你认为一件事情很糟糕的时候,说不定其中暗藏机遇。如果最近一直很幸运,那么很可能不久的将来会有不好的事情来临。二是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深入了解孩子,塑造他的价值观,引导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切都需要有效的沟通才能实现。沟通是父母完成教育引导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如果这个工作失败了,那么所有的目标,即使有一时的作用,也无法持续长效。沟通,有道,有术,充满奥秘,不是张嘴说话那么简单。
旧知:
1.以前的我是个急性子,有时候事情张嘴就说,后来吃过亏之后,开始懂得控制自己。
2.对自己喜欢的工作太过执着,有时候不会顾及其他老师的感受。现在虽然有很多改变了 ,但对人对事还是不够圆融。
今后我的日常修炼:
1.放慢做事的节奏,学会说温和的话,有时候宁可不说,也不要急着用生硬的语言说。
2.对自己、对别人,要懂得温柔。做个安静而且柔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