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不会”
筱文是上半年公司招进来的新人,小姑娘人长得很标致,学历也不错,然而共事了半个月,我们就发现了她的口头禅——我不会。
经理让她看看公司的材料,在周三之前交一份总结材料。
直到周五,她也什么都交不出来,理由是“我不是旅游专业的,资料没看懂,不会写总结。”
同事让她帮忙复印几份文件,然后直接寄给上海的合作方。
第二天问她快递单号时,才发现差点误了大事。因为筱文说,“我不会用复印机,还没寄出去呢。”
筱文也不是懒,她也曾跑过来问我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那时我正忙着搜集提案材料,让她帮忙找国外的相关案例。知道她没经验,我还特意把需求和渠道清楚地告诉了她。
可她却皱起了眉头,说:“这么麻烦啊,我不会……”
我相信她是真的不会,但又有谁是天生就会使用机器、会搜集材料、会写总结的呢?谁不是一点点摸索,不断找人询问,最终慢慢变成“会”的呢?
一句“我不会”,不仅把所有进步的可能性阻挡在门外,更把人生的所有机会扼杀在摇篮里!

“再等等”
闺蜜程岚说,她最羡慕的人就是自己的堂姐,做事坚决果断、雷厉风行。明明是家里“最不听话”的孩子,却不知不觉成为了同辈眼里的楷模,长辈心中的依靠。
表姐天生爱玩,上高中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云南旅行,爬一次苍山,再去洱海边转转。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因此姑妈一直劝她收收心,专心学习,别去想那些不实际的事。
高考结束后,别人开始狂欢,可表姐却积极地找了一份兼职,每天跑去家教中心给初中生补习。大学报到前,表姐终于存够了旅行基金,掏出来自己准备了一年多的旅行攻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梦想。
工作三年后,表姐想出国深造两年,可一方面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县城里同龄的姑娘已经走上了结婚生子的道路。就连程岚也觉得这事不太靠谱,想劝表姐放弃梦想、安心工作,然后该相亲就相亲,该结婚就结婚。
没想到小半年后表姐经大学老师介绍,去德国做了一个研究项目的助理,于是就用三年工作的积蓄先申请出了国,然后半工半读完成了深造。
程岚跟我讲表姐的故事时,忍不住感慨道:“其实我一直想去北京闯一闯,就算不能留在那里,好歹也算个见过世面的北漂。可是毕业之后,我总是信心不足,一直想着‘等一等’、‘再等等’。等到现在我已经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从为了自己活等到了为一家人活,最终失去了实现梦想的勇气。”
我们总爱对自己的梦想说“再等等”。我们坚信自己是在等时机成熟,等水到渠成。
其实我们缺的并不是外部条件,而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没有用”
前几天,我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没想到有读者评论:“这些资本家都有背景,他们说的话根本没有用,最好连标点符号都不要相信。”
我本想解释两句,想想还是算了,或许在他眼里,别人的经验都是没有用的。
别人认真读书,考上了好大学。他学习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说:学习没有用,你看清华毕业的最后不也去养猪了吗?
别人努力工作,最后升职加薪。他照猫画虎不成,然后说:努力工作没有用,你看大企业里年薪几十万的人,不也是轻易就被辞退了吗?那么拼命,搞不好还会猝死。
别人积极学习理财知识,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明明看着眼红,却说:理财投资都没有用,你看现在通货膨胀那么严重,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最好的。
在这样的人眼里,书里总结的方法原理没有用,因为“读了那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身边朋友的经验教训没有用,因为他一定是投机取巧了,不然自己怎么会没成功。
在他们眼里,除了立刻获得自己想要的金钱、名誉和权利,别的什么都没有用。
他们从来没想过,从播种到收获一定需要大量时间,却只在积累复利的初期,对着眼前的一片荒芜,说“没有用,全是骗人的!”

END.
2018/12/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