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现在则没有那么受欢迎了。甚至在网络上还有专门“反心灵鸡汤”的文章,把很多所谓的“毒鸡汤”批得体无完肤。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只要一提到“鸡汤”两个字,就面露鄙夷之色,觉得不舒服。
而我觉得心灵鸡汤,虽然不是高级精神产品,但也不是什么坏东西。一个人在心情疲惫、意志消沉、前路迷茫时,喝点“心灵鸡汤”,解决负面情绪,让自己心情畅快,挺好的。
我是很喜欢看心灵鸡汤的。尤其是在辞职后,面临的问题很多,偶尔会觉得要崩溃了。翻开一篇心灵鸡汤,烦恼一扫而空,又燃起了斗志,挺过了那无边的烦恼。
作为一个喝过很多心灵鸡汤的过来人,我对心灵鸡汤有三点看法:
一.看心灵鸡汤也是阅读,能锻炼阅读理解能力: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阅读心灵鸡汤也是阅读,总比迷上玩游戏、刷抖音、打牌强吧。你想想自己每天花多少时间在这些事情上,若是你真迷上上面三种“时间黑洞”,恐怕就没时间看心灵鸡汤,就算看也看得不多吧。
如果你真的看了很多心灵鸡汤,那说明你压力还是挺大的,或是在面临挑战,或是想要爬出阴沟。一个爱玩游戏的人,也不会找心灵鸡汤释放压力、缓解情绪,这些游戏肯定比心灵鸡汤好使。
我觉得大部分情况是玩游戏久了也会有压力,现实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截止日期是越来越近,比如考证、成家立业。这时候才想起要努力,可一身的坏习惯,底子又薄,现实会让人绝望的。这时拿起心灵鸡汤,打一打“鸡血”,原来自己并不孤独,名人也经历过这样的低潮时刻,他们爬得出来,我也一定行的。
我的阅读习惯是从看《读者》开始的。《读者》被很多人称为心灵鸡汤,如果没有开始阅读《读者》,我还是那只“网虫”,不会知道游戏世界以外的世界,也不会知道那些优秀的人是怎么变优秀的,也不会知道和我一样的普通人也能有很好的人生。
通过不断去阅读,阅读能力提升了,就可以阅读理解更多的好文章,阅读习惯了培养起来了。
二.“心灵鸡汤”有毒,那是毒的问题,我们讨厌的是“毒”,而不是鸡汤。
什么叫“毒鸡汤”,百度查到的解释是:初看貌似正能量细品才发觉其中暗藏各种骗局,谣言,广告,负能量的心灵鸡汤。
负能量的心灵鸡汤能叫心灵鸡汤吗?假设能叫,那么不过是事物的两面性。光明的背后是阴影,就算是钱,能让生活美好,也能给生活带来灾难。
就算是经典文学书籍,也有糟粕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取其精华,取其所需,至于“毒”的一面,就像猪肠里大便,弃掉不就行了,没必要骂着大便,吃猪肠时还是挺香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心灵鸡汤毒不毒,而是在服用心灵鸡汤时,要学会去除其中的“毒”。
三.面对“鸡汤”该怎么办?
1.不要去评判和指责。这个做法对你的生命建树和健康状态一点好处都没有。
2.相信以后立即行动。很多人都想要立竿见影,那真的是天方夜谭,要坚持做到肯定会有一个结果。
3.可以自嘲可以调侃。如果适合你的当下用了也无妨,如果不适合调侃一下扔一边也无妨。很多人在编写心灵鸡汤的时候,也不见得有什么恶意,他也希望于人有所帮助,最重要的是你在经历什么感受什么。
最后的话,心灵鸡汤有它自己的价值。在艰难时刻,宣泄情绪,激励斗志,甚至哪怕是一点慰籍,哪怕是虚幻的慰籍,都是很有价值。
李笑来老师曾说:所谓的“鸡汤”是很朴素的方法论。
就说那句“梦想还是应该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不就很朴素的方法论:你首先要有梦想,才有可能实现。要是没梦想,你哪什么去实现。就跟你想中500万,首先去买彩票嘛。
所以,多喝些心灵鸡汤,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就把那些坏习惯替代掉了。人生路漫漫,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心灵鸡汤帮我们挺过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