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有一家特别的贫困户,户主叫朱兴林。家中共有五口人,户主夫妇,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个年届七逾老母亲。
特别在什么地方?虽然是贫困户,但两层小楼房已修了五六年,家中收拾得干净整齐。一日三餐颇为精致,每天都有荤菜,肉是自己喂的猪;冰箱里的饺子,花样、饺馅各式各样,随时可以招待四五个人;菜油,自家的菜籽榨出来的。小日子的幸福指数在村里算中上。
励志一家
既然如此,为什么被评为贫困户?答案是:老太太脑梗,慢性脑膜炎,做过大手术;朱兴林,在一次搬运水泥时,右腿被砸成粉碎性骨折,钢板将永置腿中,鉴定为二级残疾;朱兴林的妻子是又聋又哑,鉴定为一级残疾;朱兴林的女儿患有一种疑难病,花费较大,且难以治疗。全家就剩小儿子身体尚可。
如此人口结构,是如何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
老太太十分勤劳。身体好的时候,喂猪、种庄稼。自家的两亩地从来没有空闲过:春天里,种土豆、玉米、各种蔬菜,冬天撒油菜籽。庄稼不但解决了一家人的肚子问题,还能轻松养一头猪。上半年养了三头猪,可惜喂了两个月以后,发猪瘟全死了。老太太的女儿说:你身体差,别喂了,好好休养。但老太太说,我不劳动更容易生病,再说自己喂猪了就省得买肉,又能吃上放心肉。又请求女儿帮忙给他们买了两头猪喂着。老太太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孙子。
励志一家
朱兴林的腿虽然经常疼痛,但他很少休息,有时下雨天还在干活。附近的活儿干完了,又去外地找活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生病,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去干活的路上。
朱兴林的妻子彭仁英在附近的农家乐干活。她十分勤劳,每天一清早就去老板家,洗菜做饭,一把好手。有时老板不在家,她不仅要在厨房里忙,还要招呼客人吃饭,完了还要负责收款,账目分毫不差。自从她在这里第一天上班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这里。她把老板当作了亲人,老板也把她当作了亲人。她们说起彼此的时候,都是满口称赞。
彭仁英十分爱干净。在餐馆干活的她,夏天经常穿白衣服,却一天到晚干干净净。她每天晚上回家时都差不多十点了,但她每晚都要洗衣服,经常十二点左右才睡。家里有谁穿脏衣服,她就哇哇地吵。
励志一家
这一家人,尽管病的病,残的残,但因为勤劳,过上了一些正常人也无法企及的小康生活。
每次看到老太太和她的儿子儿媳那灿烂的笑容,我就想说:励志一家人!
朱兴林夫妇身残志坚,在贫困户中,他们是楷模;在普通人中,他们是英雄。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励志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