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岁的时候迷上了麻将,日夜奋战的结果是输钱又输健康。为什么明知不好还要去,本来说好打到11点结束,最后输钱还变成打通宵。
为什么输钱了还如此执着呢?现在自己从事理财工作才知道这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损失往往比收益带来的心理影响要大得多。
输的想翻倍,赢的想赢更多。尤其是输钱的人,根本无法停手。然而,每一把输赢概率都是不变的,依然有输有赢。
后来痛下决心卖了房子搬家,与赌友不来往才戒了这个坏习惯。搬家后不认识邻居,每个人都忙着赚钱,我一改颓势,白天赚钱晚上读夜校,洗心革面奋发向上。
举个炒股的例子,同样是1万元,赚1万元的感觉会远远小于亏1万元的感觉,亏一万会难受得不行。而直接亏1万元带来感觉,又远远小于,先赚1万然后收益减少为0再亏1万元带来的心灵震撼,虽然两者从结果上来说是一模一样的。
人类对损失的厌恶感大大地超过对收益的愉悦感。
赚1万元,可能开心一上午,然后该干嘛干嘛。而一旦亏1万元,你可能就今天快餐泡面省一点,夜晚辗转难眠了。
有个经济学家曾做过实验:
A、如果掷出正面,你将获得150美元;
B、如果掷出的是反面,你将失去100美元;
结果实验中大多数人选择拒绝参加赌局。其实这个赌局的天平已经向参与者倾斜。要是澳门赌场这样设赌局,早就破产了,可是参与人非常少。
因为获得150美元的快乐,还是抵不过损失100美元的痛苦。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损失厌恶是人性的一部分,而我们想不被割韭菜,必然是需要反人性的。
然而当多数人在炒股时面临从浮盈到浮亏和直接浮亏这两种情况的时候,经常会直接就跟着人性走,立刻做出符合人性的行为:立刻卖掉或者盲目加仓。
这正是投资大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