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工科大学院案内人
一转眼已经5月份了,回想去年的此时此刻,我正在麦当劳里面一边喝着カフェラテ,一边刷着高数的题目。听上去轻松,悠闲对不对?实话讲这应该是1天中最期待的时间段之一了。1年过去了,我已经坐在研究室里面设计着回路。
这个周末是几个有名大学的学园祭,自己也不得不在为5月底截止的Layout忙的不可开交的同时,还要为明天研究室开的タコ焼き店去做前期准备。由于前两天收到我通知的同学,都在陆陆续续地拿着查好的情报向我询问,所以就算是忙,我还是有些话想趁这会与大家分享。
--------------------以下给马上要选择研究室的同学----------------------
与文科不同,研究室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另一个家的存在。因此,慎重选择至关重要。
其实,研究室的选择只是入试前众多考虑事项中的其中一个。但是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你入学后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正好在最近各大学的学园祭和专攻说明会开催之际,希望我的建议能对大家有点帮助。(以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1)Q:报考之前,是否有必要去了解一个研究室?
A:非常有必要。因为这关系着你之后的学习方向,甚至就业方向。当然,不去了解的话,甚至在出愿这一关都没发过。
(2)Q:要了解一个研究室的哪些呢?
A:1.研究内容2.博士,助教等人数3.中国人人数4.OB(Old Boy已经工作了的前辈)5.コアタイム(Core time硬性要求呆在实验室的时间)
1.大家往往去选择一个研究室,先从研究内容开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会从研究室的氛围开始下手!
2.对于大多数从中国大学毕业的同学来说,对研究室的概念可能还没有那么深刻,而且,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与其说是研究,更应该说是为了最后的答辩而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
(1)日本的大学却截然不同自打进了新的研究室之后,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们不是小学生,研究生与之区别就是,老师不会告诉你如何去做,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别等着我告诉你去做什么,也别指望我这有什么正确答案。我听到更扯的一句话是在教授思考了3分钟之后说道:“この部分が一番面白いから、だから俺手が出さないんだよ!”,我听完之后,心里默默的喊了一句:F*ck。
(2)如果博士,或者助教,助手比较多的话,你的这种无助感,会大幅降低,因为起码,你可以在周围的同期都不明白的时候,有个人可以跟你讨论,当然他们也会cover你的研究。
(3)当然,说到底,如果你是一个研究型人才,那么我上面说的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3.中国人的人数,这一点首先有助于你判断这个研究室是否喜欢中国人。其次,你可以通过TA去了解大研究室的全部。当然,中国人太多,个人觉得也不是件好事。反过来说,没有中国人,也不一定他就不喜欢外国人。
4.OB,我接触的大多人学生当中,考一个好的大学院是为了就职。如果有几个自己想去的公司的OB在,那么对于的就职活动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吧,毕竟日本是很重视前后辈关系,公司那边也会通过OB去评价这个人所属研究室的member。
5.研究室的コアタイム是我本来没有太重视的,但是我吃亏了。
--你能想象1周平日原则上都要呆在研究室,大多数人如果不走的话,你6点走都会觉得羞愧的状况么?
--你能想象在你特别忙的时候,强制去听几个小时,与你研究完全没有关系的发表么?
--你能想象,除了51黄金周,8月的お盆,年始年末,和祝日以外都应该呆在研究室的状况么?作为留学生,如果稍微周末打点工的话,那就意味着你应该是光棍儿了。同时对于那些以就是为首要任务的同学来说,不让去实习,那就意味着自动放弃的一些重要的机会,你能忍受么?
研究室对于我们理科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它多有钱,重要的是你是否适于在这个研究室生存,它是否符合你选择的初衷。
最后还是要说有实力的话,当然是我们选择研究室,如果实力不够,有碍于各种原因和外部因素,被迫选择某所大学和实验室,那主动权也就只好被交到别人的手里。何去何从,皆それぞれ、请大家自己判断。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舒服愉快的2年研究室生活。祝好。
有什么问题请私信联系我们或者添加刘桑的微信号:ankyabc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