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0219《陈舜臣说十八史略:中国历史极简本》陈舜臣
楚国大臣屈原的进谏不被楚王采纳,并且遭到放逐,漂流各地,最终投身于汨罗江自尽的故事流传甚广。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提出疑问:屈原只要凭借其才华游说各诸侯国,无论到哪里都会被接纳,为什么非要自寻短见呢?(晓评:屈原的死,一文不值。唯一用处是给统治者做了一枚忠贞爱国愚民教育的棋子。当然,也给广大牛马带来了一天的假期。)
这位信陵君,与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前篇提到的齐国的孟尝君,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都以门客众多而闻名。(晓评:可以这样记诵:储存,微信,启蒙,昭平。)
战国初期,由晋国分裂而成的魏、赵、韩三国因地处中原,被视为各诸侯国的中心。这三个国家有“三晋”之称。三晋的北边是“燕”,南边是“楚”,东边是“齐”,西边是“秦”。这四个国家作为后起之国,以赶超三晋为目标,大力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晓评:战国七雄: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秦国。可以这样记诵:齐秦喊赵薇抽烟(齐秦韩赵魏楚燕)。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六国灭亡有先后顺序,当年我是这样记诵的: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其实,我是个被数理化耽搁了的文科生,中学时就是历史小能手,属于一言不合就考九十几分那种。高二那年,我已经选择了理科,但历史老师还是让我帮他改试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