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

作者: 邵真 | 来源:发表于2022-04-19 22:04 被阅读0次

(22年度写作营第75篇1561字,累计118058字)

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应该从做一些适合孩子的身体运动的活动内容而开始的。

因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样的动作,其结构原理,都是要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调节表情姿态的。

而要创造一个新的动作,就要摆脱对动作的机械模仿而进行的一种新的探索,并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创造各种新的形体动作。

因此,各种体育活动本身就是首先在运动本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新的动作,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各种新动作不断学习的过程,又能提高一个人记忆力和理解力,并且还能发展想象力。

这就是说,各种体育锻炼不仅能为智力的优异开发提供良好的生理条件,而且本身又是直接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所以,家长要重视加强对儿童的体育锻炼,而且锻炼的内容和活动量也应该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学前的儿童来说:

乳婴儿可以通过练习爬行、做婴儿操进行锻炼;

幼儿则可以游戏性

的体育活动以及各种简单的体操为主,同时可以利用空气、水和日光等自然因素对他们进行三浴锻炼。

但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都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并且要适当地控制活动时间。

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家长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让儿童进行一些活动强度较小(如跑、跳、做广播操等)的体育锻炼,但内容也要多样,活动时间不能过长,休息次数要多,但每次休息的时间可以短一些。

总之,要想更好地开发儿童智力,家庭在养育儿童方面采取的最基本措施之一就是要在生活条件上、在营养上和体育锻炼上使儿童得到保证。

否则,即使在教育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也很难使由于营养不良或体育锻炼不足而缺乏身体基本素质、致使智力发展受到阻碍的儿童的智力得到全面而优异的发展。

当前形式下,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助照看孩子,运动量的不足是现存的主要问题,因此走出家门,去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运动量是每一个家长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要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作为家长首先就要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

早期智力教育是指在学龄前整个年龄阶段,从零岁开始就要重视婴幼儿的智力训练和培养。

重视早期智力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给学龄前儿童充分发掘智力潜能的机会,使他们不虚度智力发展最宝贵的年龄阶段,为以后智力的优异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充分发掘智力潜能。

智力潜能,是指大脑神经细胞所具有的作为智力因素的各种先天禀赋的潜在能力。儿童的智力潜能是十分巨大的,研究表明:

一岁半左右的婴儿可以学会数字1至10;

2岁半左右的儿童凭记忆书写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可以达到成人可认的程度;

三岁左右的婴儿可以学会数数和利用手指做10以内的加减法;

四岁半左右的幼儿完全能够演算1000以内的多种形式的加减法算术题等等。

可见,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潜能是不可低估的,而智力潜能是同大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密切相关的。

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和发展的原则是“用进废退”,大脑神经细胞只有在环境的刺激和学习的影响下,才能迅速发展和成熟起来。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学龄前儿童太小,什么都不懂,因此也没必要教他任何东西,如果这样的话,儿童智力的潜能就得不到较好的早期开发,将不利于今后的智力发展。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就是指儿童智力的每一方面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年龄。一般认为:

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年龄;

四至五岁是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年龄;

学外语则在10岁以前进行为最好;

弹钢琴若不从五岁开始,拉小提琴若不从三岁开始,则不能达到较高造诣等等。

当然,这个最佳年龄并非绝对的,并不是说过了这个年龄这些能力就不能形成,只是说,在最佳年龄对这些能力进行开发、训练,儿童就比较容易掌握,掌握的准确度也高。

而过了最佳年龄再进行训练,则学习起来就具有一定的困难,会对智力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因此,智力的发展速度可以因为最佳年龄时期得不到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教育而减慢,也可以因为加强了早期教育而加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动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we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