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连续5年了,每到元旦那天,爱人的10个高中同学都会自发的组织登山活动,有步步登高的寓意,可是今年去不成了。
前几天,爱人收到同学群里的通知,由于很多同学处于阳康恢复阶段,取消了今年的元旦登高活动。
我和爱人已经阳康一周,身体状况还好,决定自己去水库景区登山。
元旦的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在零下五六度左右,感觉很舒适。
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景区,此时是上午10点钟,停车场只有几辆车,显得很冷清。
下了车,放眼望去,水库里的水,已经冻得严严实实,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清雪,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山上的树木,光秃秃的,笔直地站在那里,接受严冬的考验,山坡上的杂草丛里,覆盖着积雪,太阳暖暖地照着,确实是一个适合登山的好天气。
我们顺着景区的道路向前走,道路依山势而建,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
在山的背阴处,由于光线弱,道路上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踩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在山的阳面,光线充足,道路的雪已融化,已经露出了黑色的柏油路面。
冬天天气寒冷,穿得多,羽绒棉袄,围巾,手套,口罩,包装的很严实,因为要爬山,穿上了轻便的旅游鞋,一开始有点冻脚,走了一会儿,手脚就热乎了。
抬头仰望蓝天,树的枝桠在天空自由地伸展着,和蓝天的颜色搭配在一起,非常和谐,我不禁举起相机拍了不少照片。

大约走了近40分钟,到了山脚下,山上的积雪不是很厚,山路有点滑,我们顺着青色的石板路,小心地向上走去,一路走走停停,虽然有些累,但心里很高兴。
沿着山路又转过了两个弯,就到达了这次登高的目的地,秋水长天楼。
秋水长天楼是景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共有五层,十几米高,建在山顶上,它掩映在群山里,不到山脚下根本看不到。
抬眼望去,在一楼的中间位置,写着秋水长天楼四个大字,底色是黑的,字体是明黄色的,特别醒目。
楼体的几根粗壮的支柱是古朴的红色,四周有八个翘起的飞檐,用的材料是明黄色的琉璃瓦,上楼的台阶和地面是草绿色的,楼的内顶是白色的,整体颜色搭配和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威严,壮观。

顺着楼梯向上走,由于有部分积雪,楼梯很滑,要把着扶手,一步一步慢慢挪动才行。
到了顶楼,景区的景色一览无余,山下的水库冰面就像一条银项链,亮晶晶的,环绕在山的周围。山体是灰黑色的,有苍凉,雄浑之感,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这座水库是1958年人工开凿的,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我不禁感叹人类的伟大,只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楼顶上寒风凛冽,我俩在上面拍了几张照片,呆了一小会,就下了山。

下山的路上,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元旦爬山的情景。
去年的今天,10个高中同学连同家属一共20个人,相约来登山,共开了六辆车,事先安排好了活动行程,包括谁开车,负责接哪个同学,集合的时间,地点,晚餐预定饭店,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到了集合时间,大家相继到了集合地点,先到的男同学下车,在一起抽烟,闲谈,妯娌们也凑在一块,相互问好,唠唠家常,显得非常亲切。
大家平时都很忙,也不常见面,只是在微信群里了解近况,等人陆续到齐了,一起开着车向景区驶去。
去年元旦很特别,有一个同学木东得了重病,同学们邀请他和媳妇小玲也来走走。
登山的时候,大家陪同木东两口子只走了1千米的路程,就让他俩回去了,那时木东还能开车,所以只有九家登山。
登山的时候,大家自然分成了几伙,有的经常锻炼,身体好,走得快,有的不常锻炼,走得慢。
妯娌们也是仨一群,俩一伙,在一起说说老人,谈谈孩子,一路说说笑笑,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感觉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路上,登山的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个二三十人的队伍,一路上喊着整齐的口号,打着小红旗儿,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上山的路上我还遇到了以前的同事,亲切地彼此打招呼。
大家陆续地到了秋水长天楼,上楼梯的时候,相互提醒,小心翼翼地向上面走去,最后在楼顶集合。
同学当中,大平是个非常热心的人,他喜欢摄影,美食,为人低调,热心,不爱说话,默默的为大家做事,每次出行他都是长枪短炮的,带着不少摄影器材给大家拍照。
在楼顶,大平拿着像机给大家照相,山上的风很猛,大家戴着帽子,一会儿合影,一会儿单照,非常热闹。
拍完照片大家陆续下楼,在一楼台阶的位置,以秋水长天楼为背景,照集体合影。
大家各自找好位置,大平把照相机放在三角架上,通过镜头指挥大家站位,调整好以后,他利用相机的延时拍照功能,快速地跑到自己预留站位。
大家看着镜头红灯不停闪烁,就是要拍照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喊茄子,每个人被定格在了照片里。
怕拍的照片不成功,大平又告诉大家,不要动,自己又快速的查看照片情况,然后对大家做了一个OK的手势。
他让大家再照一张,再次调试相机,重复上面的动作,又拍了一张合照,大家才陆续散开。天儿很冷,大家的笑容有些僵硬,但是都非常开心。
记得下山以后,大家按原路返回,到停车场的时候,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来回8公里,中午也没吃饭,简单地吃点面包,喝点水,就各自上车,向酒店进发。
酒店里面生意非常火爆,包厢里,大厅里,没有空位,如果不是事先预定好,根本就没有位置。
酒店布置的非常温馨、典雅,四周是包房,中间是散桌,散桌之间用小桥流水,栽种的各色鲜花,竹林,分割开来,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木东两口子也来了,10个家庭十全十美,非常热闹。
大家又开始照相,大厅暖和,脱掉大棉袄,男同学穿着衬衣,妯娌们穿着各色鲜艳的毛衫,摆出各种姿势,家庭照,自由组合照,集体照,照得差不多了,回到包厢用餐。
20个人围坐在一起,事先点了很多道菜,陆续上齐,大家纷纷举杯祝愿,一片欢声笑语。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沉重,因为这是木东最后一年和大家一起登山,一起聚会,他的病情,明年肯定不能再出现在餐桌前。
为了调节气氛,大家开始K歌。大平支起了三脚架,连接上手机,下载了全民K歌,大家开始唱歌。
木东的媳妇小玲,以前最爱唱歌,可是由于木东有病,她每天心情沉重,也唱不起来,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大家点了《知心爱人》和《如果没有遇见你》两首歌,两个人没有扭捏,开始演唱,唱着唱着小玲流下眼泪,木东很坚强,深情地配合着。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心都紧紧的揪在了一起,内心五味杂陈,多么恩爱的夫妻,多么亲切的同学,明年木东就要撒手人寰,这可能是他们留在世上最后的歌声。
很多人低头不语,心情沉重,为了缓和气氛,和木东最好的小宇和大强一起唱了首《朋友别哭》:
朋友别哭
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
朋友别哭
要相信自己的路
红尘中
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
你的苦
我也有感触
……
本来想激励一下木东,告诉他要坚强,可是唱到最后,两个人抱头痛哭,也是从那之后,他们俩再也没有唱过这首歌,他们不敢唱,怕又激起从前的伤心回忆。
那天晚上,大家玩到晚上九点多钟,才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
这一天,大家虽然走得很累,但是都很开心快乐,也不感觉劳累,大家尽情地享受冬日阳光里难得的欢聚时光,开心和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只是偶尔想起木东让人心情沉重。
回去以后,大平和妻子还要把照片传到电脑里,经过甄选之后,制作成美篇,再发到群里,这是大家欢聚之后最期待的事情。
可惜的是,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木东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人世,离开了他的战友,同学和亲人,同学偶尔谈到木东,替他惋惜,小玲情绪低落,很长时间也走不出丧夫之痛,人的生命短暂,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真挚。
以后再去登高,最多也只能有九个家庭参加。
再看看今年,只有我们两个人来爬山,下了山,我俩到了一家兰州抻面馆,要了两碗面条,一碟小菜,吃完饭就回家了,与去年相比冷清了不少。
去年爬山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不禁令人感叹时光的短暂。
多么希望病毒早些消失,小玲也能早些振作起来,那时我们就可以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相聚,歌唱……这是每个人的期盼。
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因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遥远,我们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