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性防御机制的代表
• 妄想性投射:对外界现实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各种妄想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妄想性投射,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妄想症状,这些症状有一个共性——被害性。
从人性的本质来看,被害的体验是人类基本的体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观察婴儿,可以看到婴儿有的时候哭得很厉害,周围人花了很多力气哄他,但婴儿仍然在哭。
你如果自己观察婴儿的表情,感觉上好像周围人在害他。因为婴儿可能是小肠痉挛,但是他不会说话,他唯一的感受就是非常痛,没有人帮我解决,周围一切都是有害的。所以呢“被害的体验”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
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逐步会判断,痛苦可能都是有一定的现实原因。但如果一个人二三十岁,现实中没有人害他,他仍然感到有人要害自己己,我们就会说他有被害妄想。
当成年人应对痛苦冲突的方式,变成跟婴儿一样,把不存在的事实当成事实,肯定会对现实功能社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未完待续)
选自张海音《一篇文章让你了解“防御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