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信仰就像一个长长的梦,这个梦也是一种想,一个个力量的聚合,点点滴滴。守木这一说来自于外文,当一只笔柿留守枝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而当人守着一颗本心就为守一。
守字意为一寸之地的保护,是呀!一寸就好。而又有多少人事物能真明这理,即使明了,能做到吗?简单最易懂最难行,但真相就在此。
守是一个动作,是心的活动。往往带着浓烈之感。坚守,守望,是时间的漫长,岁月的渴求,有着偏执和欲念。这些词给守字增加了主动情绪。守字在我的字典里,我总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责任,是被赋予的使命,或许守木一词正有此意。圣神把信念寄托,那萧煞风景中的唯一抹红,就是力量。一个果子一粒种子,生命的因,待因缘具足,生有一个过程再接果。这份守是生生不息的责任。
那守一呢?我也想问问,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活动吧!本心来自本源,不需要去守,它一直都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鲜活而跳动。可是,尘世太多喧嚣红尘滚滚,迷乱眼更遮住心。于是乎:“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我想“守”就多了这份工作。
禪宗六祖有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 真明了 “守”就成了“多余”。
夜阑更深,灯火微明,这个长长的梦一直都在进行。念念的偈语愿念的轻轻,一点点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