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状态吗?
1. 手机上装了得到、樊登读书、喜马拉雅等知识付费App
2. 付费屯很多课程而来不及上
3. 有过恨不得一天有72个小时或者像孙悟空72变多个分身去听学习各种课程
相信大家有过这样子的状态吧,我也有。
不知什么时候,知识付费的风刮得很厉害,我们好像都觉得自己很多不会,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装到我们脑子里面。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可能我们是怕自己未来被AI替代,也可能怕自己成为中年油腻状态。或者,我们在担心,我们还不够优秀。
我曾有过强烈的知识焦虑,并且达到顶峰,那是16年的12月,每当我想起来我都觉得是个恶魔月,那时候我还在小学当一名英语老师。那个月,有双倍的工作量,谁知道我在之前还作死报名了了2个线上训练营,要21天写作打卡作为作业,还答应了3场周末沙龙,其中一场还要去郑州。恶魔月我过得很忙碌也很充实,我似乎地变得越来越优秀了。直到某天的早上醒来,我发现头很晕,好像头顶冒了很多星星,脸通白刷刷的,手摸摸我的脸,好像烫烫的。我意识到我可能发烧了,这可能是身体对我发出了抵抗的声音。躺在床上的我问自己:我是太累了吗?我是在折腾自己而生病的吗?我折腾是为了什么??
我脑海出现了一组画面:一家人很开心地开车到很多地方玩,有青山绿水,浩瀚大海,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父母笑得特别开心。很幸福温馨的画面。
我想我那么努力变优秀是希望有一技之长,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得更有品质生活、更开心。那时候,变得优秀对我来说很重要。说不上很开心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这种有点儿打鸡血的状态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上个月某天,在电话里我跟我爸吵架了,我还第一次挂了我爸的电话,导火线是我弟想买车。我爸马上打了电话给我:桃桃,我知道你这几年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很努力工作,也通过学理财,覆盖家里的压力,你在我们眼里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钱不是最重要的,虽然它能买很多东西,但是它买不回家人间的关系、家庭和睦,也买不回快乐。优秀是很好,但是觉得应该也挺累的吧,看你早出晚归,我和你妈妈对你没什么要求,我们更希望你快乐一点……
我一直觉得对家里贡献多点儿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如同我小的时候,我父母努力赚钱送我们上学一样。我其实一直在用我父母爱我的方式在爱他们。
对于老爸不善言辞的这番话我有了很多的感动,很多人会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几乎很少有人会问你,飞得累吗?开心吗?
今天的我发现,变得优秀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是否开心地享受这个过程。
优秀和开心其实并不矛盾,优秀是综合能力的沉淀和积累,而开心是自身的感知能力。最可怕的是我们把获得开心的途径全都寄托在综合能力的增长上。我们不断迭代和升级会带来成就感、自豪感和满足感,但是没法直接取代开心。
其实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慢下来,允许自己不是最好的,允许自己不用那么优秀。
现在的我很开心,我不再羡慕斜杠人生、开挂人生,而我会更在乎在精进路上 我是否常挂笑脸,是否在做内心想做的事,如:通过教学和咨询去影响别人的心智成长。那你呢?你开心吗?
爱我所爱,行我所行;问我内心,开心第一。
这是我的第二篇打卡,我还会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