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好想改变现状,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一个来访者找到我,见面就开门见山的问,我从她的语气以及表情看出了她的焦虑。

说说你现在的情况,我“现在在一家公司做财务主管,我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工资老不见涨,年龄越来越大了”。在我接待的生涯规划的咨询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处于中层管理上升乏力,对现实不满,但又找不到方向。
总感觉工作没有挑战性,越来越消极,产生了工作厌倦感,同时又觉得自己想往更高方向走,却又不知道怎么走?又产生了深深的焦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的窘境慢慢出现,看着身边的人薪资不断再上升,自己还在公司里一动不动,这种对比和失落很难平衡。
人不怕付出,怕的就是自己付出也看不到光明。在一个企业里也是一样,你怎么努力都没用,你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压着你。这是因为外部环境造成,可能是公司的盈利情况,可能是职务上的透明天花板。
在我的来访者中,有2/3人会跟我说“我想找一个好的平台,有一个好的领导带着我前进”。谁都渴望名师指路,谁都希望有一个老师在前面引路。同样我也曾经问过我的老板“怎么样才能做好总经理?”老板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我生来就是当总经理的,老爹把公司丢给我,那我就得干好”。一个公司的老板,他能说能否有个人教我经营企业呀?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自己的人生得靠自己来经营。
工作中、生活中也好,没有那么多老师的,也没有那么多好的平台助你成长的。一个好的平台也需要找到优秀的人才,通过人才的能力来改善平台的运营。没有一个平台说我想找一批人慢慢培养。这个社会是功利的,没有位置等着你成长的。一定是你具备了这个能力,你才能上到这个位置,任何的交换都是对等的。与其遇名师,不如先做自己的老师。
做了很多年总经理助理,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帮公司找新出路,做战略布局,人也是一样,我们也要清楚自己有多少资源,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我生命还有多少种可能。如果拒绝尝试,就等于拒绝了自己。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出现,一定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很多人已经摩拳擦掌蠢蠢欲动找机会进入,而我们还在等待别人来教,这样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的思维太固化了,我们只找到一种跳槽晋升的通道。而创业者的思维是发散的,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去试试,他们每天想得是如何快速的挣到钱,而我们想的是我们如何通过自己努力从公司得到更多钱。在这里我不是想说打工和创业的好坏,只是对比一下思维方式。
有一种人,他的嗅觉非常灵敏,能嗅到政策以及新兴行业的商机,他能迅速运用自身的资源迅速搞懂“规则玩法”,然后利用规则迅速抢占高位,抓住窗口期,获取政策鸿利。这种人,没有人会告诉他路该怎么走,但是他们本身具备一种找路的本领。当他在一个行业迅速取得了成功,他就能用自身的这种能力,迅速找到下一个风口,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再次迁移到新的战场。然后还可以写一本宝典出来给我们这些希望有老师指导的人学习,顺便把我们的钱给挣了。

职场并非没有路可走,只是我们没有找路的眼睛和大视野,以及到陌生领域找路的勇气,还有科学的工具与方法。
面对职场上的迷茫与无助,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行为决策方式,经验积累等做一个梳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天赋,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定位,找准方向再上路。与其在路上瞎晃荡,不如想好了再出发。与其等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找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