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没写正月初三,你一定很是惊讶吧。我今天向你介绍一下“麦田与书架”。
“麦田与书架?”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得好好想一想。“麦田”,“书架”,这两个单词看似都无法联想在一起。它到底说的是什么?
好吧,我就不再继续地吊你的胃口了:
在我们家中,有一块巨大的背景墙。在那上面,是梵高的名画《丰收的麦田》,她作为壁布铺设在我家的墙壁上。在这幅名画的两旁,则是我们家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两个极大的书架。
先来随我一起看看这麦田吧。她被两株绿萝簇拥着,定格在一块长方形中。虽然位置不大,但丝毫不影响她的优美大方。
按由下而上来看。
下方可谓极为简单,就只是一大片金黄的茅草,它们在阳光的洗涤下染上了一层亮眼的颜色,闪闪发亮。
中间,先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篱笆,高大而坚固,看起来难以逾越。再往上,就是画的主体了。一小块林地后,是极大的一块麦地。一条条田间小路将麦地围成一片片不规则的方形。左边一小茅屋,右边一收割机。还有些许农民在田间劳作。透过这幅历史名作,那丰收的麦田的情景似乎就在我的眼前重现。轰鸣的汽笛声,人们的呼喊声交成一片。
再向上,就到了画的最顶端。结构也十分简单。只有连绵的、高耸的远山迂回蜿蜒,天空也呈现出一派淡蓝色。转过头来,重观这幅《丰收的麦田》。就好似“一曲终了,意犹未尽”。使人回味无穷。
两旁书架,看似陪衬,实则不可或缺。书架,是我们家里最为宝贵的地方。别看上面仅有两三百本书,但每一本都是精品。左边书架,有是刚刚淘的新书:顾城的《顾城哲思录》,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梭罗的《瓦尔登湖》,林清玄的《不闻,是一种清静》等等。再向右边一点,是红色书籍、妈妈的语文教学,一些大作家的系列作品,和许多订阅书刊。
右边书架,有许多杂书闲书,如《父与子》,《精选分类作文》,《智商游戏》等书籍。最右边依次是妈妈的著作《向着青草更青处》,世界外国名著,中国名著,古今诗文经典,许多查阅字典等。
类别还算全吧?我觉得还好。几乎各种书都能够找到。现在你一定明白了“麦田与书架”的真正含义了。的确,麦田和书架,麦田是自然中朴质平实的环境,书架则是人们生活里朴质平实的物件。两种性质一样,只不过所处的实际环境不同罢了。
看完之后,你有没有什么感想?仅仅的是我家生活里偶然组合在一起的两件物品,却可以组合在一起。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这么做:简简单单的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许多东西。只不过是否组合,取决于你的想法,也取决于你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