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都知道保险的重要性,也配置了基本的保障产品。但是,万一保险买错了,或是由于一些原因不想再续保了,怎么办?退保吧,只能退还现金价值,通常很低,损失较大;咬着牙续保吧,意味着每年交着一笔不菲的资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很纠结有没有?很不巧,紫枫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我是怎么解决的呢?
紫枫家里配置了两份平安福,自己的已缴了第6年保费,夫人的是在2018年自己“只认品牌”的推荐下投保的,已缴费1年。最近研究了下重疾险,发现平安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更多内容见文章《平安福值得买吗,从两份保单说起》、《为什么我觉得平安福不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避免踩坑,买保险前您需要先了解以下四点》),于是萌生了退保的想法,我很清楚退保的损失,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已缴费6年的情况;另外,除了退保,还有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案呢?为了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做了以下四件事。
1
现有保单整理
整理现有保单,目的是了解目前家庭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家里有两份平安福,均是“终身寿+提前给付重疾+长期意外”的形式,存在三个问题:
保障范围和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重疾只有单次赔付、无中症保障、轻症保额只有基本保额的20%;
险种捆绑,自身的情况觉得没必要购买终身寿险和长期意外,咨询过平安人寿客服,现有保单也无法解绑;
保费高,对比了市场上主流重疾险产品,以目前的年龄重新投保,同样的保费支出,可以找到保障更好,保额甚至也更高的产品;
2
家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了解风险敞口,确定保险种类及产品选择的思路。需求分析包括家庭收入及开支情况、生活及消费特征、未来规划等。分析完后发现有两个方面亟待提升:
基本保障覆盖面不足,目前只有重疾险,至少应考虑加配医疗险、定期寿险和短期意外险
重疾险保额不够,两份保单保额均只有30万;
考虑到家庭近期的生活规划,用于保险支出的预算有限,因此觉得应先把基本保障面(险种范围)做足、提升保额。
3
被保险人身体状况梳理
购买保险需要如实进行健康告知,保险公司的核保结果有:正常承保、加费承保、除外承保、延期承保、直接拒保。我跟夫人的身体状况都还正常,只是有点小体况;接下来,在主流重疾险产品中顺利筛选出了几个可以正常承保的公司。
4
置换思路对比
夫人的平安福只交了1年,同样的保费支出可以选择保障更好保额更高的产品,并且可以正常承保,所以果断退保置换。
接下来问题就是我的平安福要不要退保置换,以下思路涉及的保费估算均指35岁男交费30年的情况。
在选择保险产品时要注意,不存在所谓性价比最高或最优的产品方案,只有一定条件下相对较为理想/适合的方案。对于我而言,考虑到费用方面原因,并没有选择保障较完善的第一梯队产品,而是在费用和保障间取均衡。
通过以上思路分析,我选择了置换的思路:年底将平安福办理减额交清减少损失,同时购买多次赔付储蓄型重疾险。尽管原有保险因为交了6年再置换将还是会有一些损失,但置换后保障范围、力度以及保额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所以还是值得的。
结语
2月1日,新的保单下来了,我们投了个夫妻互保,夫妻其中1人万一确诊轻症/中症/重疾/全残/身故,两份保单后续保费均可豁免。
最近深刻的感悟是:买保险需要趁早,而且买对保险很重要!
一方面,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另一方面,年龄越大体况会越复杂,到时将面临保险公司加费、除外甚至是拒保,那时就不是人选保险,而是保险选人!
以上分享我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借鉴,也欢迎有相似问题的朋友联系我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