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副刊标题文章《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主题为“聚焦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认识到,在电影产业收益、产业链完善度等方面,我国电影产业与世界电影强国仍有差距,同时也存在巨大潜力。在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更需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
一系列数字见证着我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蓬勃的产业活力:201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电影制作数量方面,我国稳居全球第三位,2018年我国共生产各类影片1082部;2018年取得609.76亿元的票房成绩;国产电影所占票房比例取得优势地位,2018年国产片票房占总票房62.15%……
中国电影消费内需强大,2018年观影人次达17.16亿,但人均仅为1.23次,提升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国内资本投资电影活跃,当下已有1.2万多家影视公司,讲好故事、演好角色、打动人心、赢得口碑,已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创作主导。全行业将更加注重电影的社会效益,良好口碑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
衍生产业是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迈向强国之路亟须拓展的领域。中国目前电影衍生产业收入尚不到电影产业收益的10%。基于“制作—放映”的“衍生”环节发展相对薄弱。以美国电影产业为例,其电影票房占其电影产业效益30%,70%的产业效益来源于电影的版权授权、主题公园运营等衍生品开发。
“互联网+”有极强的产业链整合作用:网络文学作品给电影制作提供了内容资源;网络大电影已成为我国电影产业重要的“亚院线电影”;我国现有网民规模已达到8.29亿,拥有巨大的电影消费潜力。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最大程度促成这种消费潜能转化为现实。
中国电影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方能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若能及时抓住电影技术创新、内容精品打造、分众与衍生消费趋势、智慧影院建设等机遇,就定会乘势而上,加速实现电影强国之梦。
2019年4月15日,广电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出席会议并指出,国庆70周年宣传是今年最重要的宣传战役,全国广播电视战线要把国庆70周年宣传作为全行业的重大政治任务、工作主线、聚焦重点。

要探索科学方法,提升新时代精品创作能力水平,提高谋划规划这一基本能力。牢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根本方法,落实“用心、用情、用功”这一重要要求,顺应融合传播这一重要趋势,用好增强“四力”这一重要途径,强化机制创新这一重要保障。
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国庆7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做强做亮正面宣传,紧紧围绕突出主题主线、突出思想内涵、突出家国情怀、突出群众参与、突出展示好国家形象的要求,把握宣传节奏,加强编排调控,注重效果导向,着力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水平,真正把国庆70周年宣传报道做新做活。
要倾力打造精品项目,加强国庆70周年精品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电视节目、网络视听作品创作播出,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策划重点项目,努力把史诗般的社会实践转化为史诗性的优秀作品。对重点项目要加强跟踪指导,组织开展宣推和展播,打造传播热点亮点。
(电影《攀登者》作为红色主旋律影片,预计将于2019年国庆节期间上映)

2019年4月16日,国家电影局出台措施支持港澳电影业在内地进一步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电影产业的共同发展,将实施以下措施:港澳人士参与内地电影制作不作数量限制,对内地与港澳合拍片在演员比例、内地元素上不作限制,取消收取内地与港澳合拍片立项申报费用,港澳电影和电影工作者可报名参评华表奖、金鸡百花奖等内地电影奖项,港澳企业在港澳台地区和境外发行推广优秀国产影片可申请奖励。有关措施将纳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实施。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文化影视产业的扶持力度,累计出台七大类共153份文件助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从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方面例出相关法律条文,进一步推动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2号《电影管理条例》中第十七条明确提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但与摄制电影片——

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内容划分为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与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保障落实四个方面——

截至2019年4月17日,19年度国内院线总票房已超200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