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丁大爷今年82岁了!
睡眠不太好的他,今天起的很早,早早地就在门口张望。从丁大爷家门口望下去,整个滁州村都尽收眼底。腿脚不太利索的丁大爷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下到滁州街上,他只能站在家门口看看山下的滁州街解解闷。站在家门口可以看到滁州一日又一日的变化,村镇的街道从一条马路,扩展为四五条街道,一排排新建的移民房整整齐齐的在街道两侧耸立。
丁大爷偌大的一栋房子,只有丁大爷和他那年纪50多岁的儿子两个人居住,相依为命。
一个男人独处是十分孤独的,何况是两个老男人?!
少了女人的房子,总是温暖不起来!
年迈的丁大爷坐在家门口远眺山下的村子已然成为他解闷的消遣,哪怕山下的几声鞭炮声、几朵烟花、偶尔响起的汽车喇叭声,都会让丁大爷觉得有趣。
不过,丁大爷今天却是在门口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二
车马轻摇,不觉已到了滁州地面。
阿成下车驻足,环顾四周,滁州村四面环山也,整个地形就是一个小小的盆地。“环滁皆山也!”,这是《醉翁亭记》开篇第一句,是欧阳修在文中描写的安徽滁州地形,用在此处倒也十分契合。想必这就是滁州这个小村名字的由来吧!
滁州街道一旁所遗留下来的一排土砖房子看起来颇有历史年代感,在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之中,这些老房子能留存到现在倒也十分难得。步入其间,阿成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数十年前,那种感觉,在别处怕是难寻。
丁大爷的家,离街道还有一段路,这段路并不远,甚至视力好的话,你可以在街上看到他老人家的房子。
会计是一个很瘦弱的人,胆子却很大,摩托车在他手里就像是山羊一般在崎岖的山路上开的很快。阿成坐在他后面胆战心惊,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摩托车后面的铁栏,另一只手紧紧将装电风扇的箱子抱在怀里。
“前面车子走不了了,只能走路了,他的家就在那里!”摩托车戛然而止,会计用手指着百米远的一栋老房子对阿成说。
滁州的山比别处险峻很多,平地很少,丁大爷的家在山腰处,从这里看过去他的家近在咫尺,一会儿就可以到了。步行这段路的形状呈V字型,丁大爷的家在V字型的左端,阿成在V字型的右端,相隔并不远,如果阿成和会计彼此大声说话,都可以在两端交谈。
会计在前面带路,他走的很快,阿成扛着箱子随后跟上。
这路远比阿成想的要遭,仅容一人可过,昨天刚下过雨,特别湿滑。头一段下坡的路铺了些石头,结实好走一些,走到V字型的谷底便是一条小溪,再往前走就是上坡路了。这段路,根本不能称之为路,其实就是一个斜坡,没什么台阶,一片裸露的红土坡,十分湿滑。会计在前面带路前行,阿成在后面吃力地慢慢挪动,生怕脚下一滑…
三
等待的时光总是过的特别的缓慢,总让人嫌弃时间的漫长。
在这静静地独处等待中,丁大爷不觉思绪清朗,想起了很多过往。
丁大爷出身贫苦,上了几天的老学堂,读过点《增广贤文》,为人老实,30多岁了才娶回媳妇。
不久,媳妇给他生了个女娃,可把丁老太太高兴坏了,当宝贝般看着,可造化总是弄人,这女娃子3岁的时候竟得了一身怪病,不久便夭折了。丁大爷媳妇受不了这个打击,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过了几年也撒手而去了。
生活给丁大爷开了如此这般的玩笑,用丁大爷话说:增广里说了,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丁大爷快50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娶了个寡妇回来,这寡妇带来一男一女,此后丁大爷也未再生育子女,便和这寡妇及2个孩子相依为命。
转眼,丁大爷82岁了,老伴多年前已经过世,女儿早已嫁出去了,现在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今年50多岁了,一直没结婚,大字不识几个,又没有技术,只能在家做做零工赚点生活钱。
想为儿子娶上一个媳妇,丁大爷也只是想而已,已心无余力。
生活的不幸,已让丁大爷不敢有太多奢求。对他来说,能有一个人送终便知足了。
四
当阿成见到丁大爷时,已是满头大汗。
丁大爷正坐在客厅里纳凉,一身老式蓝色衣服,头发乌黑浓密,看上去并不像80多岁的老人家。他对突然从山下冒出的会计显得十分意外和惊喜,随即起身出门迎接阿成们。
会计快步向前,凑近丁大爷的耳朵大声告诉他,县里的干部来看他来了,来给他送电扇来了。
丁大爷连声说:“谢谢,谢谢!”并给他们倒了一杯茶水。
客厅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放置热水瓶、茶壶的茶桌,一张没有凳子的老式四方桌,一张供奉祖宗牌的神桌。墙壁虽然刷了白灰,但也斑驳陆离,墙面上倒是贴了些明星油纸画,不过都已经泛黄脱色,其中几张是小虎队的画,可见年代已经很久了。
阿成喝了杯茶,休息了会儿,随即开始组装电风扇,一边和丁大爷聊天。
丁大爷的儿子今天一早上就去山上伐木去了,他儿子今年有50多岁了,一直没有结婚,阿成想这墙壁上的油纸画兴许是他儿子青春年少时贴的。
电扇很快就组装好了,一通电就吹来阵阵凉风。
五
从山下突然冒出来的两个人,打乱了丁大爷的思绪。他看到村里的会计,带着一个扛着箱子的年轻人向他走来。
丁大爷从会计的口中隐约听明白了,县里的干部来看他,来扶贫来了。眼前的这个县里来的年轻人倒也十分热情,没有什么架子,说的客家话还算地道标准,听上去够味。问了他好些个问题,家里有几口人吃饭?有多少山场?享受了哪些补助?有多少水田?房子多大?…
很多问题,丁大爷只知道有无,具体数字已着实记得不清,或者根本也不知道,丁大爷摸着头只好支支吾吾言语。幸好,会计对很多问题,倒是知道的比丁大爷自己还清楚…
县里来的年轻人的手脚很是麻利,不一会儿一把落地扇就在他手里装了起来。
随后,丁大爷看到年轻人拿出了一本红色的小册子,拿起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要他签字。丁大爷一脸不解,会计向丁大爷解释到,送来的电风扇已经安装好了,要他签字确认下。
丁大爷红着脸,嘻嘻地说道:“我写不好,你们帮我一写吧!”
会计说:“写的不好看没关系,必须要你自己写。”
丁大爷拿起年轻人递给他的笔,觉得这只笔在他手里笔锄头还重三分,他用力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画上了自己的大名。
六
阿成他们不久就和丁大爷告别,赶往下一户人家,他觉得下山的路更难走。
“像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阿成问道。
“不少!”会计说。
“他,他儿子,他们家以后怎么办?”阿成问道。
“政府要兜底的,送敬老院吧!”会计说。
“还有别的办法和希望吗?”阿成问道。
会计想了想,终究迈开步子走了
……
阿成回头再望了一眼丁大爷的家,看到丁大爷朝阿成他们这边挥手…
七
随着会计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的那一头,丁大爷将挥手的右手放了下来。他转身望着背后的青山深处,只希望在山上伐木的儿子早点归来…
2017.1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