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了居里夫人,会更深刻地感知到:世俗对女性一直有道德偏见

读了居里夫人,会更深刻地感知到:世俗对女性一直有道德偏见

作者: 红苓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7-08 15:01 被阅读0次

男人出轨是“犯错”,女人出轨是“千夫所指”

01

1906年,皮埃尔*居里被撞身亡,此时,居里夫人39岁。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朗之万动力和朗之万方程的保罗*朗之万,闯进了居里夫人的世界。

本来,保罗*朗之万是居里夫人的学生,也是得力助手。

因为朗之万和杂货店女儿的妻子珍妮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因为对科学的兴趣,他和居里夫人相恋了。

朗之万准备与妻子珍妮离婚。

但他们做错了一步:没有等到朗之万离婚,两个人就住在了一起。

珍妮不知道怎么得到了一等封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信件,并送给了媒体。

八卦永远吸引眼球,名人的八卦更胜一筹。

法国《新闻小报》、《作品报》,以及《新闻报》都开始报道居里夫人和朗之万之间的“奸情”故事。

一时间,舆论哗然,居里夫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她的住宅遭受到了一些民众的攻击,人们用石头砸她的窗户,叫她“偷夫贼”、“荡妇”、“外国佬”……

还叫她滚出法国。

甚至,法国科学界的科学家也联名写信要求居里夫人离开法国。

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女儿是居里夫人的学生,她说:

“如果居里夫人是一位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是啊,世俗对女人永远用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哪怕她在学习或工作上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绩或成果。

可男人呢,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娶得起、养得起三妻四妾,那就去娶、去养,因为这不光是“真爱”,还是本事!

比如说,居里夫人的朋友爱因斯坦,尽管他的风流也被人们提及,但“瑕不掩瑜”,人们关注的还是他的科学贡献。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忘了什么名字了,说是俄国军方和科学界为了得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果,安排了一位美女来到了他的身边。

文章中,爱因斯坦和那位美女(已婚)的爱情被称为跨国的千古奇恋。

得到爱因斯坦科研的重要资料后,美女消失在了爱因斯坦的生活里,成了他人生的一段美好回忆。

至于被美女带走的科学成果,文章中说爱因斯坦不是不知道,是故意让美人拿走了,因为这平衡了国家的军事力量,避免了战争。

看看,这就是世俗,这就是世俗对男人和女人的道德要求!

男人出轨的重点被描写得如此高大上,好像没有私欲,而同样作为科学家的女人,就可以让一次出轨掩盖了她所有的贡献和功劳。

出轨事件后,居里夫人被逼到了修女开的私人医院里。

而朗之万回到了妻子身边,还提出了一个条件:允许自己有一个公开的秘书情人。

珍妮也答应了。

02

居里夫人给长大后的女儿说:

“在由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里,他们认为,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

要我说,不光是“性和生育”,还要有高尚的道德。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她为几个男人提供了“性”,却丢失了从一而终的道德,被沦为不祥的象征。

白孝文曾经被沦为乞丐,并不是因为他婚内出轨,而是出轨了“不正经”的女人田小娥。

再看《白鹿原》里面按世俗标准应该被评定为“不正经”和“不道德”的男性。

谁也知道鹿子霖有好多亲生儿女叫别人“爸爸”,可鹿子霖依然理直气壮地生活在白鹿原上。

黑娃不光有田小娥,还有做土匪时的白玫瑰和黑玫瑰,后来又结婚时,他的新娘说:

“我只说以后,不说以前。”

男人出轨可以“光明正大”,可以“明目张胆”,可以不计前嫌,而女人却不可以。

田小娥在死后还得不到原谅,没人替她想过:一个女人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长,又不得抛头露面,还举目无亲,靠什么有尊严地活下去?

人们只想到她的下贱、无耻、勾引人……

死后还被镇压在“塔”下。

跟田小娥一样悲惨的冷秋月,被有名无实的婚姻逼迫到精神出轨后,被亲生父亲毒哑,郁郁而终。

一个女人、一个合格的女人、一个高尚的女人应该有不同的判定标准,不应该把道德的制高点强加到每一个女性的头上。

应该允许女人偶尔也会犯错,和男性一样,可以吗?不应该吗?

03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里面的女二号玛格丽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故事开始时,她是一位青春、靓丽、活泼、健康的女孩。

她嫁给了自己最爱的男人,这个男人也爱她。

婚礼上,他们载歌载舞地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时,战争爆发了,她的男人被强行带走了。

她与丈夫难舍难分的表现,引起了德国士兵的注意:这是一位美丽的新娘。

丈夫走后,玛格丽特为了让丈夫尽快回来,去求部队的“领导”。

“领导”有一个要求:跟他共眠一次。

玛格丽特严词拒绝,可“领导”说,如果她不答应,就把她丈夫的骨头做成钻戒送给她。

无奈之下,她答应了。

从此,她成了大家嘴里“德国人的婊子”。

她上街时,被人们剪去了头发,她没有出门的权利了。

慢慢地,她精神抑郁,身体健康状态急剧下滑,多种疾病缠身。

战争结束后,她的丈夫回来了,却不“想”见她,这让她万念俱灰,很快,她就要远离这个她曾经那么热爱的世界和人……

临终前,她作为受害者参加了对发动战争的人的审判,在这里,大家认识了真正的玛格丽特,原来,“我们”一直都误解她了……

可惜,太晚了,她的生命已经没有时日了……

不过,让观众唯一欣慰的一点是:在玛格丽特永远闭上眼睛之前,他的丈夫告诉她:

“我一直都是爱你的。”


在她的葬礼上,她收获了满满一地的、来自所有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的鲜花……

当时,我真想飞到电视里去问问那些人:

为什么非要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后,才这样做呢;

为什么在玛格丽特活着的时候,不给她一些谅解;

在她死后,你哭得像个孩子,有什么用?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朋友听,一个朋友听后,泪流满面:

“她不该是女二号,她应该是女主角。”

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做到居里夫人

1898年,居里夫妇说发展了“镭”。

为了证明它的存在,居里夫妇用尽了存款,变卖了家产,买了十几吨沥青铀矿渣,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做了几万次实验,提炼出了10克氯化镭。

1903年,居里夫妇因为发明了放射性元素“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1911年,居里夫人分离出纯金属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既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又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

尽管这样,她也没有申请专利,放弃了申请专利后,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的可能。

理由是:科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里夫人放弃了对镭的研究,开始研究x射线,理由是:x射线对士兵有用。

后来,她亲自上前线,让那些士兵身上的炮弹残片和榴炮弹残片在x射线的照射下,暴露无遗,大大降低了士兵的痛苦和外科手是的难度。

后来她又取回了她的“镭”元素,收集放射性“氡”元素,制作了空心针,为感染组织消毒。

1934年,67岁的居里夫人因为长期处于放射性的环境,患了恶性白血病,不久离世。

这个时候,人们知道她在战争期间可能挽救了上万或几十万人的生命,所有人都对他她肃然起敬,忘记了她曾经的出轨风波。

这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和实力,不是一般的女性可以比的。

相反,那些文学当中的女性,像田小娥、像冷秋月、像玛格丽特,才是现实中大多数女性的反映。

如果生活中遇到像她们一样的人,不要上来就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们进行评判。

当然,这不是鼓励女性去做出格的事,而是说如果在她们真的是无助、无力又无奈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些让世俗不容的事情,希望社会能给她们一些宽恕。

也不用宽恕太多,用原谅男性的态度和标准去原谅她们即可。

结语

歌德说过:

“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莫要让世俗的偏见成为大多数人评判女性的标准。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

相关文章

  • 读了居里夫人,会更深刻地感知到:世俗对女性一直有道德偏见

    男人出轨是“犯错”,女人出轨是“千夫所指” 01 1906年,皮埃尔*居里被撞身亡,此时,居里夫人39岁。 法国著...

  • “抱歉”我忘了这世俗世恶

    无声的欺凌,世俗对男生化妆就是娘的概念,世俗对纸片人的偏见,世俗对女生性别的偏见,世俗对txl的偏见。我一直沉迷在...

  • 《商君书》之思

    更法第一 【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道德和世俗我们一般理解是一致...

  • 《印度合伙人》

    很喜欢这个电影。很感动于主人公对妻子的爱,对女性的关爱。在那样的环境里,没有世俗没有偏见地尊重女性,这本身就是很了...

  • 【性灵哲思】:再看看绳与蛇

    ★❤ ︻ 对蛇有偏见的A,会错待蛇对绳有偏见的B,会错待绳 对蛇无偏见的C,会正待蛇对绳无偏见的D,会正待绳︼ ︻...

  • 做一个有才华的女人有多难~居里夫人

    从小到大,教室墙上张贴最多的女性应当就是居里夫人,作文里举例最多的成功女性还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犹如女性的一...

  • 世俗对男女的偏见

    重看关于婚姻的视频,有了新的见解。 我想不通同样是结了一次婚,同样是二婚,同样是人,为何世俗就要给女人留下深刻的偏...

  • 【对女性的偏见】

    【对女性的偏见】 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 走向何方? 走向一个更实在的人生,一个更人情味的社会。 ...

  • 小私欲影响大利益

    古人说:不因非议而成偏见;不以世俗来定是非。一个人身处世俗之中,只有有了高于世俗的眼界,才能避免被世俗的偏见掩盖了...

  • 世俗偏见

    最近跟俱乐部一位朋友L聊的比较多,他帮我做教练技术,梳理问题。一切都很正常,这位L是从来不顾世俗观念的人,很理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居里夫人,会更深刻地感知到:世俗对女性一直有道德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lv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