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学期间,爸妈决定换工作了,新工作是伯父介绍的,是做绿化工,据说这个工作轻松些,工资也高一点。当时在酱油厂的工资是一千八百元,两班倒,经常加班。爸妈从来没有抱怨过加班,认为加班工资更高一些。然而他们终于决定换一个工作。
搬家的那天好像我也在,请了一个大卡车,拉了满满一车的东西。没有什么之前的东西,少不了锅碗瓢盆,铺盖、蚊帐、衣物等。第一个选定的出租房是在村里的一条水沟旁边。是的,这里也有一个村庄,就租了一间房子,煮饭、洗漱都在这间房,东西粗略放进去,爸妈就去上班了。上班的地方在不远的一个新建的小区里,那里的房子还没有卖出去,先要种好草木才交付。那时候爸妈一人骑了一个自行车,去上班的地方又全是上坡路,新来这里人生地不熟,天气又非常炎热,想来那日子特别难熬。每天去上班都提着一个大矿泉水瓶子,灌满一瓶水,上班的时候好喝。
住了没几天,就发现这个房子很不方便。又搬到旁边另一家出租屋,离得非常近。我记得那间房在一个高台上,还记得刚搬进去调试电视的情景。这间房住了没几天,又搬到台阶下面的一间房。这间房老旧些,但好在有一个大堂,可以用来放车,爸妈最担心的是,车放在外面被人偷走,下雨天又会淋雨。大堂靠墙放了一张木桌,把燃气灶一搭,铁锅往上面一放,这里就成了煮饭的地方。房间里有一张老式的木床,爸妈挂了蚊帐,再在靠窗边放了几张长凳,搭了床板,又成了一张床,用来给我睡,或者奶奶来的时候睡。
这间房爸妈住了很久,直到后来买了房子,他们一直住在这里没有搬过。这里的环境不比以前酱油厂的村庄,但相比刚来找到的那几间,还是这间宽敞些。大堂外面有两扇木门,从中间推开,关起来的时候,门后有插销,是老式的大门。爸妈房间也有一扇木门。窗户旁边除了竖着放了一张床,还横着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是不是摆了电视机,我记不清了。
紧挨着这间房的上面那间,有一段时间是小姑家在住着。他们带着他们的小儿子,那孩子那时候还小,就在村里的幼儿园上学,但没有住多久,他们搬走了。房间的位置是从路边的一个小桥走进来,入口处是一家本地人,再进来就是出租屋,爸妈住的那间房子并不是单独的,里间也有人住,好像也是同乡。
门口那家有个老太婆,体态有点胖,一头花白的齐耳头发,脚上长年穿着一双塑料凉拖鞋。经常会走过来看我们在吃什么饭,或者在做什么。奶奶来的时候,她很喜欢过来看她,问她吃饭了没有。可惜我奶奶耳背,又语言不通,每次都对她微笑又点头,不知道她究竟在说什么。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过来闲聊几句。后来爸妈从那个地方搬走了,再也没有见过那个老太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