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观察好多次了,班里的孩子不会站队,特别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子,永远找不到自己的队伍。
一起读书就很美
今天下午,又是体育课,体育老师让他们在教室门口站队,几个男生又找不到队了,挤过来挤过去,乱成一团。
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我又一次在心里说。
教研活动结束后,延时课还剩半小时,我决定带男生出去站队。
简单布置过作业,让实习生在教室看着女生读书,我带着男生出去站队。
来到操场,还算安静,只有二年级的足球队在训练。就在跑到上利用白色的跑道线进行站队练习。
先给他们按照高低个头排队,然后训练向前看齐。
两个月了,向前看齐,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做。有的手伸得太长,过了前边同学的肩膀,有的非得用手指戳着前边同学的背部,让前边同学转过身子,和他理论或者打几下,有的缩着胳膊,身体贴在了前边同学的身上……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没学过吗?当然学过了。只不过,还是那些不会听的孩子做不到位。
既然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做不到家,那就从简单的开始训练。经过示范,一个一个指导,几遍过后,还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做不到。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认真对待。
“谁站好,谁就回教室!”,话音未落,很多孩子站好了。还有几个我行我素的人,被旁边的事物吸引着。
表现好的,做的到位的学生回去教室,一个一个走,几个几个走,留下来的,也就站好了。
回到教室就放学,放学队就按体育队站,还有男生找不到队,刚刚过去几分钟就忘了,真叫人啼笑皆非。
不过,在其他人的提醒下,很快就站好了。
明天继续训练男生,不仅站队,向前看齐,就连齐步走也得好好训练。
刚才,看树丽老师的文章,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把它记下来。
管好男孩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他尊重和被需要就够了。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让学生不好意思不这么做。
确实是,班里的男孩子事儿最多,纪律涣散,不懂规矩。
这不正好训练男生站队吗?给他们分成小组,选出队长,让队长带着训练。
那些不安分的男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就是无事可做,才让他们闲的无聊,自己找点事情,扰乱课堂。
这里,首先要训练好这几个小队长,让他们站好,走好,再去当“小老师”训练他人。
教育就是被看见。平日里,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放大他,让他多多努力,把优点发扬光大,成为一个闪光的人。
站队如此,学习也是如此。
这两天,也在思考学习上“小老师”的事情。班里有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学习困难,是因为他们尚且处在等待“喂养”的阶段,没有“自我寻食”的意识,没有耐力对着拼音一个词一个词地去拼读。
学习有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有些懒。懒变勤的过程充满汗水,并不是叫道几句就能见效的,关键在于每一天的同步拼读中。他们平时不及时复习到,必须过关检查时攒成了一大堆,在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沉醉的心理负担,困难越多学习就越困难。
家长有的在家还管一管,有的根本就不管,老师在学校里有都顾不过来,没办法只好借用“小老师”的力。
站队站好了,纪律性就有了,学习也会有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