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的孤本

作者: 差丢丢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4:15 被阅读0次

有的时候不提笔,你会不知道是否想把你脑海里的文字记录下来,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五月二十二日,下雨天。这样的天气总是让人多愁善感,不知道情系何处,思之何来。

最近在看《此生未完成》,引用书本里的话说,这是于娟的一步孤本,是出于癌症晚期的一个病人的所见所闻。

从书的内容看来,作者也是很乐观的,通过自娱自乐的方式把自己最后一段时间以文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针对癌症得病的前后,提出了几点给以借鉴的建议。

从这边书里,我能感受到的是作者能够坚持下来,离不开家里人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

如果没有这两者的关系,一个患癌的人只能等死的份,说不定就没有这个独一无二的孤本了。

忙着应付疾病都来不及,还能有什么精力去开玩笑呢。

于娟是个很受人尊敬的人,对于已经去世的人来说,尊敬这个词用的很贴切。

从开始文章对作者的评论和对其逝去的不舍可以看出,去世的不是一个作者,而是大家的朋友。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慌的,因为看着这些话题,我难免很感慨,也很怕。

怕太过于投入,而不能自己。

还好作者的语风还是挺幽默的,在幽默中浸透着深沉和无奈。

任何一个作者之所以能成名,各有其优势。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参考。

里面有很多很平和有道理的语句,是值得我们收录的。

可惜了,我没有记录下来。那就给自己留个悬念,万一哪天我又翻到这本书,或许还能拿起来再读读。

面对死亡,人的思想往往比较简单,想法比较通透,看的比谁都明了,想的比谁都深入。

有句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所以一般性说出来的话都是真性情,没有任何的掩饰。

面对死亡,或许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害怕。

那到底害怕什么呢?可能连本人都不知道。是对尘世的不舍,还是未知的死亡的无以名状。

人总归是要死的,谈到死,就闻声变色。

而到了真正需要离开的时候,哪个是害怕的发着抖走的呢。

显然没有,所以谈起死亡,便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这个走到死亡的未知过程让你感到压抑害怕。

死并不可怕,需要直面的时候,你就看淡了。

文中的作者这一点让人很钦佩,没有恐惧,随遇而安,目标比较明确,能挣一点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拼了命的想要活下去,但到时候终归是要走的。

在努力的挣扎也逃脱不了命运之手,上天自有安排,而你自有定数。

相关文章

  • 于娟的孤本

    有的时候不提笔,你会不知道是否想把你脑海里的文字记录下来,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五月二十二日,下雨天。这样的天气...

  • 孤本

    风,温席了春的初啼 雨,沉塘了夏的情愫 雁,流溢了秋的阑珊 冰,凝寒了冬的轻尘 我缘于偶然 自一粒风尘 ...

  • 孤本

    后来遇见过大雨倾盆 淋湿全身仍敲不开一扇心门 后来遇见过深夜亲吻 激情缠绵后却是孤独的疼 有人在一意孤行地等 等不...

  • 人生之书,于谁都是珍贵的孤本……

    名人大腕儿们出书立传、拍片做剧是个稀松平常的事儿,对于芸芸普通人即使生平跌宕起伏、精彩纷纭也很少的?为何?究其原因...

  • 于娟故事

    烟花2月t LV.4 2016-05-10 任职:回国任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 家庭情况:一个大学副...

  • 致敬于娟

    今天,我刚读完复旦女博士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作为一个乳腺癌患者的家属,我对书中提到的某些场...

  • 于娟语录

    “进入这个庞大的城市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直舞蹈旋转,再也停不下来。也许停下的时候就是死亡的那一刻。 “人生最痛苦的...

  • 初识于娟

    知道于娟是在无戒学堂里。 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一段灿若云霞的人生…… 《此生未完成》,封面设计布满了逗...

  • 偶听于娟

    不置可否的年代,旁白或许太多无奈。聆听完于娟的事迹,让我心情难耐,本该意气风发的年纪,却被无情的屠宰!想赚钱想大房...

  • 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于人情,被保存的孤本是宝贵的财富,但这背后确是对校章的视若罔闻;于人情,被赔偿的玻璃是认错的态度,但这背后是对校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娟的孤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u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