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过去,我曾经在美国读研时,有三堂课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今天想与你分享:
001 拥有三种品质:自信、坦诚、谦逊
那是我在美国的第一堂专业课,那天一进教室,看到教授在白板上写着三个词:Confidence(自信)、Candor(坦诚)、Humility(谦逊)。教授说:“希望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在毕业的时候拥有这三种品质,并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记得后来有和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美国学生过于自信坦诚而不谦逊,中国学生过于谦逊,缺乏自信和坦诚。这三种品质我一直在体会、琢磨和运用。
002 用例子印证道理,会牢记道理
记得那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堂专业课,教授发现亚洲学生基本都不回答问题,也不和他互动,他就说了一个道理:“越早回答问题,答案越简单”。我当时似懂非懂,紧接着教授问全班同学一个问题:“每个人说一个美国总统的名字,不能重复”。美国学生一个接一个回答着熟悉的名字,越到后面,答案越难。最后根本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名字没说过。
我牢牢记住这个道理,以后上专业课时教授提问,只要我有想法就会早早回答。
当要给别人讲道理时,一定要用例子印证,会让人记忆深刻。
003 极佳的学习方式:探讨、提炼、复盘
我是学设计专业的,有次有个同学带了个获得国际大奖的运动水杯到课堂,由此引发了全班针对什么是好设计的探讨。
教授画了个普通的水杯,抛出几个问题:什么样的杯子设计是好设计?是一个杯子上有漂亮的图案吗?是设计成各种形状吗?之后教授又抛出一个大的问题:有一个人要过河到对岸,他如何做?大家纷纷发言一起探讨,相互激发。
最后在教授的指导下,提炼出来:对于小的设计问题,我们要添加一些元素,比如:功能、情感、解决问题等进入设计,让它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对于大的设计问题,我们要简化问题,使问题可控、可操作,符合实际。
再上课时,教授把整个过程做成PPT分享出来,全班一起复盘回顾。
多年过去我依旧清晰记得整个过程和到底什么是好设计。
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