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手术刀| 抓周儿

作者: 冲浪小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07:43 被阅读421次


1

“抓周儿”风俗由来已久,大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孩子刚长到一岁,大人们就在他们面前摆上印章、书籍、纸笔、算盘、糖葫芦、拨浪鼓之类的一堆东西,然后作围观看猴之状。孩子于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抓完东西之后,大人们对着孩子抓到的东西开始念念有词,并通过严谨的民间科学来认真预测他们的未来。

小孩先抓了印章,长大就当王侯将相;先抓了文具,以后注定状元之材;先抓了算盘,将来必是腰缠万贯。如果是女孩,还要加摆铲勺、剪刀、针线之类,先抓这些,长大之后就会心灵手巧,能做一家之主。小孩先抓了零食、玩具,那就是吃货和玩家,大人们是这么想的,但是不能这么说,讨个口彩“孩子长大之后,必定不愁吃喝,落得个逍遥自在”。

这是民间习俗,当不得真,毕竟一岁的小屁孩连拉屎撒尿都得让人伺候,哪里还谈得起什么宏伟志向?可是这事儿也颇为好玩,所以到现在依然流传甚广。

咱们先来看看富贵人家,他们有钱,讲究,“抓周儿”礼也最正宗。贾宝玉同学家,那可是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大家族,但也不能免俗。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曹老爷子就提到了宝玉“抓周儿”,只是结果有些荒唐,差点把他爹贾政气了个半死。

原文在此: 

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

文言文不好理解,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贾宝玉家那可是富豪中的战斗机,奇珍异宝,应有尽有。所以在宝玉“抓周儿”的时候,贾政同志肯定摆了不少好东西,由于数量过于繁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宝玉是男孩子,贾政肯定是喜欢让他当官,所以正前方应该是黄金印章;之后便是精装限量版四书五经,贾政喜欢宝玉读书考取功名;再往后就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文房四宝,读书人肯定要用到这些;再再往后是算盘、钱币、账册之类的东西,那时候读书人大多清高孤傲,见不得铜臭之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宝玉家里不缺钱;最后肯定是吃食、玩具、首饰、花朵和胭脂,贾政把这些摆得很靠后,在他眼里这些都是不成器的东西,男人迷上这些,就会堕落,就会腐烂,就会身败名裂……

宝玉何许人也,天生就喜欢女人的主儿,直奔胭脂水粉而去,所以贾政很是失望,当时就拂袖而去,并骂他“什么玩意儿,将来肯定是酒囊饭袋外加好色之徒。”

这就是宝玉“抓周儿”,虽然迷信,但也道尽了他的一生。这些都是曹老爷子写的,我们无法深究,老爷子已经入土很久了,咱们就不再骚扰人家,且让他好好安息。

2

普通人家的“抓周儿”就没那么气派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跟宝玉没法比。可是我爹我娘依旧疼我,周岁的时候,他们也在床上摆了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估计有糖果、窝头、算盘、还有本不知名的破杂志。我也争气,绕过糖果、推开窝头,压根就没理会算盘,美滋滋地抱起了那本破杂志。

这个举动把我爹娘高兴地不得了,嗓门立刻提高了八度,“咱家这是要出秀才啊”!

我当时也就刚会爬,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告诉爹娘,我选那本杂志是因为封面上有个性感丰满的绝色女子,所以我爹老说我是“媳妇儿迷”是非常有道理的。

后来,外甥和外甥闺女“抓周儿”的时候,都抓了糖块和窝头,不对,这时候生活条件好了,窝头改面包了。反正他们两个抓的,都是吃的。当爹娘的没说什么,但肯定有些小失落,一个劲儿在寻思“这些孩子们长大了难不成都是吃货?”

事实证明,父母们的判断是极为正确的。

他们还很小的时候,我带着他们去逛超市,每次都弄来一大堆好吃的,我们一起吃得油光满面、欢乐无边。他们现在基本上不跟我要东西了,倒不是胃口不好,而是物质生活太丰裕了,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外甥和外甥女才上四五年级,体重已经飙升到八十多斤,十足地营养过剩,这都是“抓周儿”时候抓到糖果和面包惹的祸。

再后来到了我儿子“抓周儿”,他和我小时候一样,也抓了书,这让我着实兴奋了好长一阵子,可是又后悔了,这个时代读书好像没什么用,“造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

弟妹家孩子“抓周儿”的时候颇为好笑,那简直就是集体作弊,一点都不严谨。记得那时候,也是摆了“老三样”东西:算盘、书籍和糖果。起初这些物品是这样放置的,基本就是绕着孩子转一圈儿的走位,而且糖果放在了最前面,这直接导致那孩子伸手就要去抓糖果。

他娘一看不干了,立马说道这样子不行,得换一种方式。于是把物品摆放方式完全调换,直着放,最前面是书本,然后是算盘,最后是糖果。可是这孩子白白胖胖,跟小猪似的,探着身子就要往糖果那里去,哪知孩子他娘一把摁住,直接扑在了书本上。

于是乎,孩子他娘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嗨了整整一个上午。我倒觉得选择糖果和面包没有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虽然我更喜欢自家孩子选择书本做秀才。

3

最让我感动的“抓周儿”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遍地都是、无缝不钻,几乎糟践了所有中国家长和孩子的一生。

那天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一位父亲的生活点滴,其中就提到了“抓周儿”。事情大致是这样子的,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这位父亲把她把放在床上,周围还是摆了类似糖果、书本、计算器、布娃娃之类的东西。

孩子惊恐地睁着大眼睛,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做这些伤脑筋、自己哄着自己玩的游戏。她看都没看这些东西,奔着父亲就来了。

大人们不过意,又把她放回原位。这个父亲跟我弟妹一样,也认为是摆放东西的位置不对,于是乎赶紧把东西由包围圈变成了一字长蛇阵,而且把书本放在了最前面。一家人指着床上的东西,不住地言传身教,示意孩子用手去拿。

孩子看了看大家,眼睛里满是疑惑,颤悠悠地连爬带走地向父亲奔了过来,依旧没有碰这些东西。

大人们觉得这样子是不行的,总得让孩子做出选择吧,就又把她放回原地。同时变换了下阵型,一字长蛇阵又变成了包围圈,这样子孩子拿起东西来更方便。大人们直勾勾地看着孩子,眼神里满是祈求,“孩子,行行好,好歹选一个吧,总不能两手空空啊,你要做人生的赢家啊!”

孩子乐呵呵地看着大人们,眼神里满是欢喜,那笑容纯净极了,就像掉落人间的天使。她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还是没有理那些东西,在快到父亲身边的时候,张开了双臂,一下就扑了过来。

那是父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女儿面前热泪盈眶。他终于感悟到:“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简单,其实自己也是孩子的一种选择。很显然,这个选择比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要宝贵的多得多!”

相关文章

  • 生活手术刀| 抓周儿

    1 “抓周儿”风俗由来已久,大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孩子刚长到一岁,大人们就在他们面前摆上印章、书籍、纸笔、算...

  • 抓周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教师节的到来,我家妞儿也一岁了。 按照过去老一辈的习俗,我们也玩一玩"抓周...

  • 抓周儿(诗歌)

    作者:马桂明 原创作品莫搬运,看看即可。 小娃娃周岁天 咿呀咿啊,爬 书画、印章、算盘…… 满案花样逗、家人屏息看...

  • 抓周

    抓周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

  • 生活手术刀|鬼儿吱吱叫

    1 早些时候,王村西边有个坑塘,才不到半亩水面,却极深,这是老一辈儿人们经年累月地挖土烧砖形成的,四周土崖直上直下...

  • 生活手术刀|婶儿赠我蒙汗药

    1 起初,我是不想用蒙汗药的,总觉得——用此者,行为龌龊,手段卑劣,非君子所为,而我想做的是个大虾,行侠仗义,光明...

  • 中华传统周岁礼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英文为Draw lots,是庆贺幼儿周岁生日的主要礼仪。这种礼仪在我国北齐(55...

  • 胖虎其实是一只猪

    打个嗝转个圈儿 舔舔毛抓抓耳儿 主人的怀里可真暖和儿

  • 生活手术刀

    月亮躲在了云朵后面 梦里有你刚离开的身影 你说那里星星闪耀 你脸上笑颜如画 生活却把你的名字刻入了尘埃里 扔进了银...

  • 生活手术刀|热水去污有门道儿

    1 昨天,在办公室擦脸的时候,我意外发现毛巾竟然长出了“外骨骼”,脸被划拉得生疼。鄙人自知脸皮甚厚,若是自己都能感...

网友评论

  • 泰山寒梅:愚昧迷信,自欺欺人。
  • 七色堇年:稚子初心
  • 三千墨M:我的崽崽喜欢手工机械小制作,不喜欢语文,跟我完全不一样,但我很爱他,因为这是他的爱好,就像他的一部分。为文中的父亲鼓掌👏
  • 静静的白莲:鱼抓的肯定是笔,要不然妙笔生花
  • 竹露滴清响:不同往日的内容哈!
  • 叶麟潇:分析得好,不过我们那没这个
  • 墨棠子:小鱼儿午好呢!🍜🍜🍜
  • 艾思沈:最后这个好感动!
  • 难得糊涂_5779:选杂志,是因为有个性感丰满的女子。哈
  • 幼稚着我的幼稚:抓住了爸爸,抓住了爱,抓住了天性,抓住了人心。精彩!🌺🌺🌺🌺🌺
    冲浪小鱼儿:@幼稚着我的幼稚 呜哈哈
  • 北辰恒星:最后一段看得好感动。
  • 箽四四:早上好!小鱼儿。🍵🍵
  • 古树蚂蚁:😊🌙
  • 魏昊霖:我怎么就没抓过?怪不得我的人生没方向:unamused:
    魏昊霖:@冲浪小鱼儿 哈哈,不迷信,有道理的
    魏昊霖:@冲浪小鱼儿 还真是可怜,我女儿也没抓过,可别跟我一样没方向:disappointed_relieved:
  • 闽洞秋沙:小时候也许抓过,也许没抓,完全没映像
  • 柳絮纷飞啊:不抓出个未来不罢休:grin:……
  • 935fb0719b75:你的每篇我都会打开看看
  • 山青青:秀才小鱼儿
  • 似弓:怎么不写自己后来是怎么当“媳妇儿迷”的:smile:
  • 阿冼兄:小时候没抓过
    阿冼兄:@冲浪小鱼儿 😂啥意思
  • 彩缤:抓周儿——父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期盼啊!🍒🍒🍒
  • 井底女蛙:进步了
  • 洢笑倾城:👍👍👍
  • April石:赞
    April石:@冲浪小鱼儿 哦哦这样
    April石:@冲浪小鱼儿 还带着酒🍾🍾
  • 听花开的声音21:我两丫头都没抓周
  • 丛铭:我儿子当初是挨个的拖,哈哈哈
  • 燕子高飞:这篇文章充满着鱼儿特有的腥味儿,平常小事造成哪么多似乎合情合理的感悟来,最后才是感情和文章的升华,父亲才是孩子一生的最爱和依靠。
  • 简书_红豆:也不能说是闺女恋爸,只能说这个寓言故事向传统思想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的未来究竟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孩子的喜好又应该如何去看待分析,抓周儿不过是代表了中国古老的一种望子成龙心理暗示,但在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文化多元,孩子都变得不断具有更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选择,尊重孩子的人生方向,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父爱吧,而最后所谓的父爱如山,虽说闺女选择了你,可你也别耽误了她,等把闺女养大嫁人,你照顾好自己就是最大的爱他。
    简书_红豆:@冲浪小鱼儿 你真棒!你快了
    简书_红豆:@冲浪小鱼儿 又瞎吹,你不写出来,我能看出来吗~还是你的文字有深度啊!
    简书_红豆:@冲浪小鱼儿 对,我觉得你说的不是孝不孝亲不亲的问题,而是一种无奈的反思,物质理想和精神匮乏之下,人们对下一代的“成长”总是存在希望和困惑,于是靠迷信的玩法来解释内心祈盼,把一些东西强加给下一代,但这种希望往往是错误的,而下一代抓周儿时候的懵懂选择也未必就是合乎他们成长的培养目标,这才是文章最令人思考的问题关键,因为这样的失败例证实在太多了,抓周儿当游戏玩玩可以,千万不能游戏人生。
  • 只想发财的妞:➕vwyz2141261083有惊喜等着你
  • 散漫:精彩的结尾👍
  • 梅子的江湖:抓周儿也那么多道道儿,牛
  • 月儿上山了:最后选择投入父亲的怀抱,感动了我。
  • 梅胜雪:有味!
    梅胜雪:@冲浪小鱼儿 不用谢!
  • 梅胜雪:“抓周儿”是个小事,根本不代表什么,其实就是做大人的想得太多。
    梅胜雪:@冲浪小鱼儿 确实!
  • 罗子:😀😀😀
  • 百样:这么简单的事都写得很感人!

本文标题:生活手术刀| 抓周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aq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