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群,叫“重返光荣”。
平常群里聊得最多的是球赛,最近变成了王者荣耀开黑群,但这两天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游戏,在群里问同一个问题。
“兄弟们,七夕送老婆(女朋友)啥礼物好呢?”
一向品味不俗的谈总率先出手,正处于热恋期的他,在某知名海外代购平台下单了一条珍珠项链,小3000包邮。
宠妻狂魔三哥为了三嫂的七夕礼物每日殚精竭虑,货比三(百)家之后,最终锁定了奢侈玫瑰品牌“roseonly”。他家的广告最近铺天盖地,就是穿着燕尾服的杨洋手捧玫瑰花盒的那个。
买花那天,三哥终于忍不住在群里吐槽。
三哥:兄弟们,你们都知道roseonly吧?
众人:知道啊,怎么了?
三哥:他们不是标榜“一生只送一个人”对吧?我跟你们说,全特么是套路……
然后丢了两个和他家客服聊天的截图:
群里笑疯了,就问三哥,现在你知道是套路了还死贵,你还买不?
没想到三哥的回答让我们这些围观群众顿时吃了狗粮,他说:
“买!为什么不买?买完之后把这个聊天记录也打印出来放进去。潜台词是:
我知道这是骗傻逼钱的,但只要你喜欢,为了你我甘愿作傻逼。”
1
我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被喂狗粮了……
而且聊七夕的时候才发现,群里10几个兄弟,就剩我一个,是!单!身!
也是real尴尬。
我本可以把这篇文章写成战斗檄文,像李银河一样痛斥婚姻制度不合理,大声疾呼“婚姻终将消亡”,你们结了婚的自己的苦自己知道blablabla……但是,当发现自己是群里唯一的单身狗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竟然是《小学问》“效率加速器”特辑里王泽蕴老师说的一段话。
王泽蕴是营销数据分析师,日常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决策、定方向,还有诊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她说,人们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数据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我是对的。
举个例子。有听众问她:老师,我已经将近30岁,早已经超过数据统计的结婚平均年龄,现在总是被家里人催婚,该怎么办?
网友的诉求很简单,你不是数据分析师吗,快给我一些数据证明晚婚晚育也很正常,证明我是对的。
但她竟然是这么回答的:
为什么一定要证明自己对?你难道真的不想结婚嘛?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要重要的多。
如果你也希望快速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那么在这件事情上,你跟父母没有冲突啊,冲突可能只是你厌烦他们的催促,厌烦他们对你交友效率的不理解而已。
那我们要面对的其实是另一个话题:如何才能高效地找到对的人,对吗?
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那接下来我就讲讲如何脱单吧……
(你看,我是多么理性的一个作者)
2
第一,相亲。
你肯定想说:Exo me ? 你是在逗我么?你是从清朝来的吗还用相亲找另一半?
我真的没有开玩笑。
我两年前回家工作,到现在相了无数次亲,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
如果你单身,有两件事是你一生一直要做的 —— 相亲和减肥。
当然,我接受相亲来找另一半的前提是,合不合适的标准不能由父母定。
你们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朋友圈疯传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
在长辈眼里,高知高薪的女性不考虑,还有“哪怕轻微残疾都能接受,属羊的绝对不行”的观念,明显是错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曝出骗婚印小天的前妻,也是印小天相亲认识的。
印小天从小就听话,他老姨说“25岁之前不许谈恋爱”、他老妈说“要找个学医的”、他老爸说“身高不要低于1米7”,他全听了。
结果印小天37岁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绯闻,是因为真的没谈过几次恋爱。有一次托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不仅长得漂亮、学霸、官二代,而且重点是长得高、还学医!完美地符合了他爸妈对儿媳妇的所有期许。
后来你们都知道了,印小天被她骗得人财两空,说明父母认为两人在一起合适的条件,并没有什么卵用。
3
那相亲时聊什么可以知道你们合不合适呢?
三点:价值观、金钱观和家庭观。
价值观,这能决定了你们能不能聊下去;
金钱观,这能决定了你们能不能过下去;
家庭观,这能决定了你们新建的小家庭和原生家庭能不能和平相处。
直接问的话,就像审讯。对方肯定不舒服,所以一定要先说自己,比如:
“我不喜欢打王者荣耀,我觉得碎片化的时间与其打游戏,还不如听听‘得到’或者‘喜马拉雅’的付费课提升一下自己,你觉得呢?”
“我不喜欢xxx,你觉得呢?”
这样的句式就能问出对方的价值观,能看出来她是积极进取,还是随遇而安;是争强好胜,还是与人为善;是高大上,还是接地气。万一你最讨厌的恰恰是对方最喜欢的,那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当然,价值观没有优劣,三观合不合的意思是,不一定要一致,互补也是可以的。敲黑板:一定要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价值观)。
同理,问金钱观的时候,可以问:“我觉得花几千块钱买个包真的不值,你觉得呢?”看她的回答你就知道,你们婚后会不会因为花钱消费的问题吵架。
最后是家庭观,你可以说:“我们家为了我找工作的事没少吵架,他们让我考公务员,我想去大公司,最后他们听我的了,你们家呢?”
这样的引导式提问,对方一定会跟你谈她的家庭状况和各种关系,你也可以趁机了解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对方原生家庭解决矛盾的方式(能否沟通);二是她在原生家庭的话语权(谁说了算)。
虽然我们都清楚,相亲是用极短的时间了解一个人,看走眼的风险也是极高的。但我国国情决定了它还是我们寻找另一半的主战场,丝毫不敢懈怠。
所以把相亲发在第一位来讲。
4
第二,加入社群。
相亲交友还是太被动了,我不喜欢。铤而走险的事情我不干,如果有的选,我更喜欢做大概率成功的事情。所以主动出击,找到真爱的概率才会比较大。
王泽蕴老师说: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分布在哪些职业,业余她们都会在哪玩,找一找她们行业有没有什么线上话题组、线下聚会,直接杀过去!”
之前有提过,我本人就是主动加入社群的受益者。
我当时加入的是简书各个专题的专题群,在里面收获的朋友,超过了加入社群前我的朋友的总和。
想想原因也简单,因为都有写作这个共同爱好嘛。
就像“简书 · 交友”专题的slogan一样:据说,每一个在简书认真写作的人,都会在这里找到TA的灵魂伴侣。
至于如何在简书上找到另一半,正好前天简书公号的首条推送了一篇《在简书找了个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我援引一小段,你们感受下:
画重点,在简书有个男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俩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前两天我说我输出太多要读书了,然后他就推荐我微信读书。经常有赠一得一的书,我就赶紧发链接给他,快领!
然后他就跟着我一起看那种鸡汤文,还有言情类的。虽然我知道他可能喜欢比较高大的小说类。
看完以后,我俩还共同讨论自己的感受。那感觉真的不要太好,就是和三观相和的人聊天,很轻松。
关于写文章,我是那种日更的。他现在是主编,日理万机。每次我写完文章就要他快去看,然后给我评价。
他太耿直了,每次泼我冷水。正因为这样,每次我才找他指正我的错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道理我懂。
写得好的,他也会夸我。他一夸我,我就上天了。我这人,经不起夸。
他也会给我介绍一些简书的大神,要我好好学习。其实在我写不下去的时候,他也会鼓励我。
除此之外,他每天还会给我发红包,附带一句晚安。虽然金额不多,但这感觉就是有人挂念着你。前几天他征文得奖,还把他的奖品给我了!
简书包!!说来心酸,我这么久都没看见过简书包!!然后今天收到了快递,感动的我真想跑去浙江说声谢谢他。
于是在这些方面,他还是很符合我男朋友的标准。
5
第三,玩狼人杀。
如果你排斥相亲,也不敢进你喜欢的人的圈子,就是个在家葛优瘫玩游戏的宅男,玩狼人杀也能让你找到对的另一半。
没错,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局狼人杀就看出来了。
我拿上星期《饭局的诱惑2》张大大这期复盘一下:
本局牌面:
第一晚,高玩张大大领狼王,刀大王,让颜如晶假跳预言家。大王是女巫,自救。
第二天早上,颜如晶假跳预言家,查杀马东。马东跳猎人,问颜如晶脱不脱衣服。颜如晶不脱,小猫说既然颜如晶这么肯定,就听预言家的票马东。
真预言家陈学冬没办法,跳了身份。
当天,颜如晶被票走,但炸出了真预言家。
第二晚,狼人刀死了预言家陈学冬。女巫大王乱用药,毒死马东。马东死前遗言:这局输了,女巫背锅。
因为采用的是“屠边规则”,小猫算出来预言家(陈)、猎人(马)已经都走了,如果狼人刀死女巫,好人就输了。
所以,第三天早上,小猫穿了猎人衣服,并警告女巫要藏好。
高潮来了。都告诉女巫要藏好,大王竟然悍跳预言家,查杀张大大。张大大虽然被说中,但按逻辑,谁都知道陈学冬是预言家走的,被张大大抓住破绽,反咬大王。
张大大为了让自己更有说服力,利用睁眼玩家的优势,假跳女巫,一点不差地还原了前两晚的事情。
真女巫大王看见自己的身份被抢,顿时恼羞成怒,表明了自己的女巫身份。
最后,两人上PK台,大王几乎贴脸票走张大大。
虽然票走了张大大,但场上最后一匹狼奚梦瑶只要第三晚刀死大王,狼人就获胜了。然而……
她选择了小猫。
小猫挡刀成功。
第四天早上,奚梦瑶仍然跟利晴天推大王,利晴天如梦初醒般发现,如果张大大是女巫被票走的,那么游戏应该已经结束了,说明大王才是真女巫。那刚才跟着自己票大王的奚梦瑶,就可以标狼打了。
最终,奚梦瑶被票死,好人胜利。
这局能看出来张大大资深高玩以外,场上的所有女性:
颜如晶:悍跳预言家,虽被票出局,但炸出两神身份。智商担当,超乎常人般冷静,执行力也不错;
小猫:逼陈学冬第二天跳预言家,发现自己带错了节奏,马上穿上猎人衣服,给女巫挡刀,将功补过。反应极快,顾全大局,敢于承担错误,不会为了面子固执己见。
奚梦瑶:傻白甜,狼队友走后就懵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盲目跟从。
佩佩:一直根据看牌就固执地相信张大大一定不是狼,后因为一个理由也不听别人分析又固执地一直票利晴天。说明是一个认为自己直觉大过天的女人,几乎无法讲道理。
大王:场上状况还不清晰就乱毒马东,让自己的队伍陷入被动。又不听队友的劝,乱跳预言家。后被张大大激将法几句话就暴露自己的女巫身份,差点就因为她输掉游戏,背锅王。乱带、没有团队意识、沉不住气、贴脸……几乎犯了狼人杀游戏所有的忌讳。
你觉得,你会选择哪一个作你的另一半。
赛后嘉宾采访,资深玩家的张大大是这么评价“狼人杀”的。
6
第四,线下面基。
加入社群、玩狼人杀还只是停留在线上,如果想更进一步的话,还得要线下见面,深入了解一下价值观、金钱观、家庭观等,步入婚姻之后可能面临的观念冲突。(见“相亲”部分)
《简书男朋友》那篇文章的作者,最后还是约了主编男友参加了简书同城交友的活动;微博上,那个在狼人杀里找到男朋友的女孩,最后也去广州找狼人杀男友面基确定了关系。
男神女神就是用来追的,要想追得到,就更要不惜代价争取见面的机会。
我曾做过一段时间快消品行业。
世界饮料老大“可口可乐”早期有一个经典的“3A”营销策略,即Available(看得到)、Acceptable(摸得到)、Affordable(买得起)。
看得到:一定要在电视广告上多曝光,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
摸得到:一定要铺货到各个销售渠道,让目标受众购物时进一步增加曝光,重点是让受众想买就能买。
买得起:定价要合理,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预期,最后产生购买行为。
一旦商品达到这三个条件,就基本上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A理论”在当今的传统零售行业里仍然在运行,其实放在追男神女神上也同样屡试不爽。
看得到,就是增加曝光。如果你和女神在一个群里,坚持在群里打卡、或者到女神每一条朋友圈下面点赞其实都是有效的,当然,在群里经常聊聊天甚至能帮女神一个忙就更好了。追她的人这么多,至少她能记住你。
摸得到,其实就是线下面基了。异地恋容易分手的罩门其实也在于此。网上的一百句晚安,不如女神空虚寂寞冷时约的一顿饭。想和她在一起,就要和她住得越近越好。
买得起,就是对方觉得你是不是配得上自己了。如果女神心理预期不高,基本上就会毫不犹豫地跟你在一起。如果她一直在犹豫,一定是她在意的条件,你还没有达到,怎么办?趁早回去补课啊,提升自己,重头来过,周而复始,直到她满意了点头为止。
7
怎么样?单身狗们有没有看到曙光?
以上就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详尽的脱单攻略。从相遇、相知到相恋,仿佛一条隐形的婚姻流水线。只要你按我说的做,从任何环节切入,都能如法炮制出标准的叫做“爱情”的产品,从此告别受人冷眼的单身狗的生活,尽情地融入到“七夕送什么礼物”的话题里。
但等一下……
也许还有一种爱情也是对的。
就像下面描写的那样:
“我曾经暗恋过一个学长,说不上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他在我们社团里弹吉他的时候,看他好专注的样子,那是在一个活动中心,傍晚,灯都暗了,他弹手法复杂的民谣,我注视着他,突然间,心脏就被不知何处飞来的悸动,啄食了一口。”
8
如果你认同最后一条。
那就当我前面……
没说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