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风雨哈弗路》,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美国女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哈弗大学 ,没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是一部真实的人物传记。
丽思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她的母亲是个瘾君子、酒鬼,基本失明,患有精神分裂。和大多数幸福家庭的孩子一样,在她的心中,父亲是个天才,知道很多,答案能脱口而出,每次回答都正确,但不幸的是,父亲是个酒鬼瘾君子。
丽思很爱她的妈妈,也能理解自己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她,她不是不想做一个好母亲,只是无力给予了,当她回想自己的生活时,记忆最深刻的是回到妈妈身边,那时的妈妈精神愉悦,没有毒品,精神分裂也没有发作,一起去咖啡馆,坐下来闲聊,待在一起总是很开心。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的快乐不就是在平静、平凡、平安的细水长流中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吗?父母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也并不是金钱,是善良与爱的能力,是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
“ 你的父母是你的上帝,我把他们看做我生活的榜样,他们很少在乎我的需要,但我感觉他们的需要如此地强烈,以至于他们不关心我时我也不会有多受伤。因为我觉得这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年幼贫穷的丽思没有过多的祈求得到父母的爱,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即使贫穷和苦难,她还是读过很多书,是垃圾桶里捡的大百科全书,她一个月进三次学校,考试就得了满分,是的,她很聪明,仿佛生活可以通过读书有了些许光明,但妈妈患了艾滋病,一切都破灭了。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期盼自己做些努力就能阻止一些事情,但发现所有的一切还是和从前一样。
她只是想有一个家,一个有屋顶、有床的家,一个可以接纳自己的家,可是她没有,她无家可归。
人生真的很残酷,当掉进了一个深渊,你还会去规划吗?丽思坚信有适合自己的路。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外有一层外壳,我们所有人都在它的里面,你能看到外面,却不能出去。
丽思很爱自己的妈妈,即使她妈妈可能因为疾病忘记她,她也会一直爱着,就像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对我好,而是因为我对你的感情。
妈妈是情感的寄托,妈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不幸的是,妈妈去世了,人们死去,东西腐烂,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了意义,留下的只有我们过去的影像,那些影像还有空气,这个时候丽思的世界就变得更加的孤独。
随着慢慢成长,丽思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才能改变自身命运,她知道那个时候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她需要迫使自己,让生活好转,需要一个机会从糟糕的生活中爬出来,试着活下去,因为外面的世界,是更好的世界。
她努力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机会,出色的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哈弗奖学金。
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我们总认为自己的生活很难。但也许这一路走来你却发现自己是幸运的,生活并没有所谓的苦难,只是无病呻吟罢了。
困难也未必是一件坏事,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生活要有节奏和秩序。
对于丽思来说:“如果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我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我希望能去哈佛,接受良好教育,读遍所有好书,发挥自己的每一分潜力。
每天起床,我看见的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好像都披著一层膜,无法穿透。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点悲哀,可是没有办法改变。
这些人的动作举止,为什么这么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他们来的世界就是不一样的?若是这样,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个世界去。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世界照样在转。现实不会按照你的意识去改变的。一些人的需求,一些人的意志要比你更强,严酷的生活会让人不知所措,所以他们久久地困扰在挫败中。我们生气的抱怨,而对整体的形式视而不见,看不清是多少微小的因素不断累积才导致这种局面,这就是原因。”
谁没有经历过,把自己埋进角落里,终日不见人,不想说话的日子。生活的辛酸,体会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请你相信这是值得的。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在人生的下半场博回幸福的机会,至少,你会得到片刻的欢愉或者平静。
丽思一个人面对流浪、面对初恋、面对学业,面对一切,但她知道:只有当你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真的有意义。
让我们成为一个心中有爱,乐于付出的人,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爱的氛围里成长,成长成一个善良有温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