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挖坑和填坑。
文案其实是一个挖坑和填坑的过程。挖坑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用户从用户身上去寻找不匹配,从而激发痛点。同时也要关注产品,挖的这个坑要和产品匹配,然后只需要解释产品的作用,产品就可以自然的落到这个坑里面。
002 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用户看到你挖的这个坑,凭直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你的产品。
很多产品文案给人感觉怪怪的,就是因为用户看到你挖的坑之后,想到的不是你的产品。
文案是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用户对文字感受的设计。
003 坑的位置不对。
你在左手边挖了一个坑,但是解释产品的时候,产品落在了右边的位置,自然这个坑就填不上。
用户看到这个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你的产品提供的方案。
比如一个房产的文案写的是,如果青春不曾放肆,老来何以话说当年。如果唤起的是用户想要放肆的情绪,肯定想到的不是买房而是去旅游,去浪。这个不仅饭不对,而且还让用户想到了完全相反的方案。
比如一个西装定制的产品文案是,成功的路千万条,为什么我要和你一样。如果唤起的是追求个性,追求不一样的情绪。用户想到的肯定不是西装,因为西装即便是定制的,也是追求规则和大家一致。
004 坑太大,产品填不上。
用户看到这个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你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不足以填补这个坑。
比如360之前儿童定位手表的我唤起的是孩子走丢的恐惧感。如果换成是这种恐惧感,家长第一直觉肯定是少让孩子出去,把孩子看紧,而不是想去用一个安全手表就能解决。换机的问题太大,而这个产品方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005 坑太小,产品填不进。
用户看到这个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你的产品,因为痛点太小,用户感觉不需要你的产品就能解决。
用户总是选择最简单,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比如一个电脑防护眼镜写的文案是,保护眼睛防止干涩。唤起的是这个场景的话,用户第一次去想到的是多休息,做眼保健操就能解决。不需要用一个眼镜来解决问题。
006 只挖坑不填坑。
因为我只看到坑,唤起了痛点,但是你没有说明你的产品可以满足这样的痛点。
这种看上去很傻,但是其实很多文章都是这样搞的,找了一大堆问题,但是不说方案,反正只管挖坑不管埋。
就像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一大堆别人可能遇到的问题,别人也确实有这样的痛点,但是说完问题就走了,不做自我介绍,不说明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