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穷千里目,且读万卷书。
读书的话题历久弥新,从来不老。我认为,爱读书是一种好的习惯,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是人类心灵和精神变得强大的需要。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告诉后人:积金不如积书。北宋另一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断言: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读书这么好,万卷开有益,每一个有积极进取心的人应该乐于受教,勤于开卷,勇于求知。
书籍是获取知识的泉源
读书是一种文化活动,能长知识、长智慧。爱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唐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其实质就是倡导人们读书上进。毛主席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实际上他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一生手不释卷,到了晚年病魔缠身,视力减退,身体日渐衰老,每天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读书。据文献记载毛主席在去世前的十几天,即1976年8月26日,还要求工作人员从北京图书馆借来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给他看;他逝世的前一天,即9月8日,他全身插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还看了7分钟书。他几乎是在心脏即将停止跳动时,才结束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陈云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衡量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其中第六条就是“学习”。在我们党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的时候,陈云就把“学习”列为党员的标准。陈云不仅把“学习”列为党员的标准,还把读书学习提到责任的高度。他说,我们过去对于学习的意义了解得不够切实,还不曾把学习理论作为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我们好多同志总以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尽了我们对党的全部责任,这种想法是很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众所周知,书籍历来被认为是先知昔贤留给子孙后代承继传世的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大作家茨威格说过:“任何地方,不仅在我们这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泉源,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
人的生命有限,经历有限,只能通过阅读汲取知识,鉴往知来。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体国民的阅读水平。可以说,阅读是万事之基,是个体生命的延伸。我们读一本书,其实就是生活在作者的生活之中,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智慧思考问题。他们将我们从狭隘之境中引导出来,把智慧的光芒射进我们的心里。我们的视野因此更加开阔,目光更加高远。正是:欲穷千里目,且读万卷书。博览群书练就的知识力、学识力和见识力,令工作事半功倍。
制定计划坚持不懈
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我们周围的读书氛围似乎并不浓。原因讲得最多的一条,就是静不下心来读书。其实,这种浮躁的心态,恰恰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关联。
克服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认真制定读书计划,然后用读书计划约束自己,抓好落实。在这方面,前辈学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日记》中为自己订立了每日读书计划,非常详细。以1938年为例,3月30日有记:“今略师求阙斋日课之意。每日读:史书,五叶至十叶;杂书,五叶至十叶;习字,一百;史书,先读两《唐书》《通鉴》;杂书,先读《云南备征志》《水经注》《苗族调查报告》。此课程可谓少之又少矣,望能持之以恒。史书尚未到,先以《云南备征志》代之。习字俟有纸,写寸楷。”
7月18日,他又对读书计划进行了调整:“拟自本日起改订读书日程如次:字:百。《唐书》《汉书》:一卷或二卷。《通鉴》:一卷或二卷。杂书:十叶至二十叶。写作:五百字至千字,专题或读书札记。月课:月初定之,月终检结。”
郑天挺严格执行每日读书计划,终成大师。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无论是画虾、蟹、小鸡、牡丹、菊花、牵牛花,还是画大白菜,无不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他读书、作画都有很强的计划性,长期规定自己每天作画,若因故耽搁了,事后必须补画。据说他在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画了四幅画,并在上面题句:“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虽然在学问上难望大师们项背,但在用计划严格约束自己方面总可以仿效。如果有读书的愿望,详细的读书计划一定能督促我们一天一天坚持不懈读下去。
珍惜时光争分夺秒
应该承认,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在为工作碌碌奔波,想找到大块完整的时间静心读书不容易。但正如歌德所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到充裕的时间。”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读书写作上”,从而一生读书无数、著作等身,成为一代文坛巨匠。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一去不返,非常宝贵,必须珍惜。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上班族“充电”多在业余时间进行,我们应该像王贞白、歌德、鲁迅那样,惜时如金,多读书,读好书,精读精通、长学长用,让自己充实和丰富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