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场分析电影的直播,有两位老师相互探讨分析。
电影中有一个人物姓朴(piao),很不巧朴是多音字,(piao)(pu)(po)。有位老师一开始提到这个人物的时候读的是piao,另一位老师提到时读的是pu。后来,开始那位老师再提到时也读pu了。
两位老师都是业界的大能,哪怕还读错姓氏,也只是无伤大雅的小瑕疵。
蓦地想起了多年之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是:公司召开一场发布会,会场拉了横幅“欢迎XXXXXX莅临…”。一个员工出来做主持人,说了一遍“欢迎各位莅(wei)临…”,我还在想这个剧组不行啊,怎么有这么明显的错误?结果没过几分钟,公司老板娘出现又说了一遍,说的是莅(li)临。
当时突然很佩服这个剧组,用这样一个不常见字读音的对比,就显露了文化水平的差异。虽然现实中老板不见得就比员工文化水平高,但在这个剧中,运用这样一个对比,不动声色就高下立判。
然后又想起了更早的时候,电视上在预告一部电视剧《铿锵玫瑰》,但那时候播音员分明读的是(jian)(jiang)玫瑰。
生僻字、多音字、不常见字,真的是很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