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夜,静悄悄。
在灯下,拿出这篇作文,又读了一遍。
其实,这三天来,已经读过它好多遍了。可是,每当静下来的时候,却总是还想再读一遍,再读一遍……


凝神间,小姑娘近一年来的种种,都在眼前重现。她乱糟糟的头发,她歪歪斜斜的坐姿,她嫌恶的眼神,她冷漠的嘴角,她潦草的字迹,她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
一开始,我就从她的班主任老师那里,知道了她其实不愿意转学。于是,我也曾经试着问过她,问她是不是很不开心,可她只是否认,也不愿意跟我交流。
直到我布置了这个作文题:“想起那事我就_____”,直到她写下了以上的文字,她一切的心灵之谜,才终于被彻底解开了。
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一年级就被转学,近三年的光阴,终于让她交到了好朋友。就像她在文章里写的那样:一直在一个班里,一起上学、放学,互相知道了彼此的家在哪里,到对方家里去玩,还知道了她(指她的好朋友)家里还有个妹妹……
却不料好景不长,四年级开始之前,她还不知道爸爸要带她去干什么,就突然被爸爸带上车走了,之后就被转学,连再见都没有来得及跟好朋友说一声。后来,无比伤心的她只好问妈妈:能不能再回去看一看?可妈妈的回答却让她明白:再也回不去了!
她说:如果可以重来,她觉得说一声“再见”也好的,她觉得拍个照留个纪念也好的,她觉得能加个微信也好的。可是,她却一样都没做到。她说只要想起好朋友的脸,就会不由自主地哭起来……
所以,其实,从去年九月开始,她的不听话、她的不合作、她的不愿交流的背后,其实包含着一个年幼的孩子无法承受和消化的深重的辛苦和悲伤,大人不解,旁人不解。
我觉得,直到她写下了这些文字,她的心,是不是终于有了一次打开的机会?她是不是可能终于有所释怀?从今往后,她是不是也可能会更快乐一些了呢?
所以,即使她字迹潦草,即使她语无伦次,但我仍然要给她打100分,完美无缺的100分,不是打给作文,而是打给人间真情!因为,她虽稚嫩的文字,却能在人生无奈和苍凉的感觉的维度上,引发出成年人深切的共鸣!
孩子,其实是我们的老师。试想,我们做父母,做老师,做大人,也包括做自己,对生命、对心灵,还会有如此细腻的关照吗?而如此细腻的关照,其实才是生命深处的花园啊!
六一儿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提醒自己:用童心,守护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