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作者: 望美人兮天一方_e83d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23:2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这本书,真正接触它还是要从今年开始,当我读第一遍后,我感觉云里雾里没看懂。当我读过十遍后,我对这本书越发爱不释手了。

是的,它给了我一种安定感,让我在欲望和现实的磨合中越发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我不是专家,但我愿意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老子的伟大思想。

与善仁(第8章)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翻开第八章,你会发现你会非常熟悉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的眼中,“水”就是“道”和“德”的化身,它有七种德性,其中一种是“与善仁”,译为“给予他人善良和仁德”。

那么什么是善良和仁德呢?

1.多对对方表达感恩之心。

近来我遇到身边不少智慧女神如小懒、ALISA都在强调这点,他们都说是感恩之心让他们越来越幸运,越来越优秀。我明白,却没有深的体会。

ALISA说:“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方法是看到自己拥有的,多表达对对方的感恩。”

我把这句话转述给一直抱怨自己丈夫不是的好友丽红听,我说:“你丈夫没有优点吗?你可以尝试说说看。”然后我见她说着说着居然心情就爽然起来了,跟先前的怨妇形象完全判若两人。

原来表达感恩,开心不止是别人,更是自己。在那一刻,我也感觉到了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友善了。

2.给别人好处时,同时要有好的态度。

《论语》里说“色难”,其实就在强调好的态度很难。比如我们在对待渐渐老去,越来越需要我们照顾的双亲时,有没感觉“色难”呢?

我婆婆是个好婆婆,照顾家里井井有条,但我也见她常常对自己的老母亲吼,责怪她这责怪她那。好婆婆尚且如此,我想自己在这方面也应当多修炼,多磨砺。

3.胸怀宽广,不责于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如果无关乎利益,无关乎矛盾冲突,无关乎情绪,很简单,但是如果关乎呢,是不是应当以德报怨?

有人可能会说:“以德报怨不是老子说过的话吗?”翻开79章,我们发现了答案:“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从中,我们发现老子是反对“以德报怨”。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呢?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种正确的做法:像圣人那样,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我总结为一句话:虽然别人有“欠自己的债”或“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要有像圣人一样的心胸,不时时怪在嘴边。做到胸怀宽广,不责于人,的确是君子之为,但要前往向君子的道路,我们可以去参考《非暴力沟通》,它会帮助我们在不违背君子之心时行君子之为,做到胸怀宽广,不责于人。

二.“和其光,同其尘”(56章)

  此句译为“把自己的光芒收敛,融合到尘土中”,显然强调我们不要锋芒毕露,不要恃才傲物。如何做到不恃才傲物?不如适应环境。

历史上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就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当时他被流放后遇到渔父,对渔父抱怨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睡我独醒”,而渔父则回应他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说的是,沧浪水如果是清的,就可以拿来洗帽子,如果是浑浊的,也是可以用的,可以洗脚。何必如此做到“不同流合污”,弄得自己与众不同被排斥呢?

曾国藩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生在贪污成风的晚清这个大浊缸里,没有表现格外清廉,该收的贿赂还得收,但是呢,平常自己穿着却都是修修补补,非常清贫。他把收的财物拿去打点其他官员,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官员,号称“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立志做一个圣人,但他没有表现得与社会格格不入,而是适应官场前规则,却仍保持清贫节俭。这就是“和其光,同其尘”,令我醍醐灌顶。

我想如果我们不喜欢这个环境又改变不了这个环境,不如尝试去适应它,至少做到不抱怨,不表现得自己和人难以相处。

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

看到这句很多人会看到“无用之用”的智慧。老子为我们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一是将车轮中轴是空心的,可以插进辐条,所以车子能滚动;二是陶瓷做得器皿是空心的,所以能装东西;三是房屋是空的,所以能当居室用。三个事例告诉我们“看似无用,有大用”的智慧。

可什么是无用呢?白岩松一句“凡是能赚钱的,能升官的,能出名的都叫有用”为我反面解释了无用的范围。这样无用似乎就可以理解为冥想,读哲学书,听音乐,陪人聊天等等了。

而我自己今年也因为没有当上班主任而失落,虽然当班主任挑战大,但是它毕竟是我评职称,让学生能对我印象更深的必经之路。今年的教学生涯估计会因为没有当班主任而闲适不少,那不如好好运用这无用之时,慢下来,冷静、学习、沉淀。

我不是要走研究之路吗?那就好好阅读学术书,每周都写下自己的研究心得。

我不是要成为教学名师吗?那就好好去磨自己的课堂语言和思路,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比赛何妨?

我不是要发展自己的特长吗?那就每天尝试鉴赏一首诗,每周都去练习一篇朗诵文如何?

以上是来自〈道德经〉给我触动最大的三句名句。其实,翻开书,您便不会再拘泥于我们历史书所说的老子提倡“无为”的消极思想,他当真是积极的智慧者,跨越千年,依然能指引我们在纷乱的世界里不迷失自我的人。让我们一起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相关文章

  • 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道德经》这本书,真正接触它还是要从今年开始,当我读第一遍后,我感觉云里雾里没看懂。当我读过十遍后,我对这本书越...

  • 从【道德经】悟出更好的生活状态

    分享今天的读书笔记: 【道德经】教会我们的远远不是财富能够衡量的,第七章里头有一句话叫“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

  • 大成若缺 静胜躁

    《道德经》博大精深,囊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难怪军事家读出了用兵之道,哲学家读出了生活之道,养生学家读出了养...

  • 你读出了什么?

    从秋叶的飘零中, 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从归雁的行列中, 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从冰雪的消融中, 我们读出了春...

  • 读勤奋

    从秋叶的飘落中,我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

  •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 未完成

    每个人都在一种状态中,一种人格状态,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发展行进中的生命和思想状态,一种未完成的状态,...

  • 用排比句式写“读”

    读青山,可以读出生命的蓬勃。 读《桃花源》,可以读出生活中的自由。 读《西游记》,可以读出生命中的不放弃。 读绿水...

  • 敬畏他人将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敬畏他人将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道德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中想到的 ...

  • 从《道德经》中体悟到我的生命状态

    在第五期家长故事会上,家英老师问我们,“说说你和正谊学堂的故事和《道德经》的因缘”,这话让我陷入了思考。 那么是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道德经》中,读出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sa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