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之城—22
古都在时代的变革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诉说者,她更像一位历经风雨沧桑的老者端详着正步前行的孩子,一点点腾挪着位置,让孩子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泱泱中华,新的天地,不曾遗忘历史馈赠的积淀,老莫独爱这一砖一瓦砌筑起来的厚重,这是灵感之源,是能让一个在急躁社会中审视个体存在的位置。
无数个老莫们从一到众,于郊区阡陌之间、鸡犬相闻之境,先后开拓着自己的乐土,一块从来都淹没在乡野之中的地方慢慢的建起了似乎很有默契感的白墙灰瓦的屋子,起着一个个淡泊清雅的名字。不知道是谁先开始落脚,渐渐的成了规模,从开始享受安宁到惟恐自己不被外界知晓,抱着各种目的人聚成一个部落,不乏颇具影响力的诗人、画家、甚至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研易经的算命先生,这个地方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安宁。
莫大师从流的时候,部落雏形初具,大家介于在开放与清修的转变之际。倾尽积累的财力租赁了一块地方,按自己的想法开建一座屋,具体来说是盛放理想的城,可以静心创作又能安放爱的地方。
画创意图,不是做建筑的,却有对空间与人、自然与人的崇高敬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到想法当中。恰巧划定的基地内有棵树,两种方案,要么砍掉利用要么保留,但保留就要牺牲面积,老莫钟爱的四合院此刻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四面围合的庭内小院,三层高度的设想,树冠与二层向外的开放式平台齐平,形成人在景中,景在境中,采光、空气流通置换的功能,三个楼层中间至顶部完全贯通见天,接纳阳光雨水。一层画廊,二层工作室、接待交流,三层休息,也是白墙灰瓦的格调,既有北方的粗犷还有南方简约。
解冻后的北方,太阳抚摸着大地。设想草图有了,接下来就是请工匠细化和建造。除了部分就地取材外其他都要采购,基础、框架、墙体、屋顶还有照明布线,每一样都亲自过目甚至参与,地面、墙面局部装饰、树池,就去远郊的河滩捡拾大的卵石,准备原汁原味的就摆设上去。花开过后,遍野翠绿,温度渐渐的升高,老莫天天的情况是完全泡在工地上,直到有一天菲菲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咋成这样了,是不是活都被你干了?”
她看到这个帅气的男人身上完全被一副劳动者的质朴代替,头发用一片分不清颜色的方巾包起来,衣服几乎没一块干净的地方,就是那双眼睛闪着灼人的光芒,看见菲菲的到来故意张开双臂做拥抱状。
“干嘛,我可不想这身衣服被你给毁了,挺快的,应该快竣工了吧?”说着上前抚摸着老莫的脸,拿出手绢擦起来。
“都脏成一只猪了,抱抱,安慰一下,辛苦你了”
“我还不至于弱不禁风呢,最大的享受就是看着从想法到落实的呈现,也是最大的快乐,大老远来别跟我泥腿子拌嘴了,到旁边休息休息,刚好缺少劳力,送上门正好。不是说好,我全都妥了你再来呗,你看现在到处都是泥”
“我不想错过最后的环节,等不及了,再不来没我啥事岂不可惜”
裴菲菲认真的说着,挽着老莫的胳膊绕着屋子外围转了一圈,从行李箱里拿出她的单反郑重的要将俩人的影像和身后的毛坯建筑记录在一起,远处彩云叠层,成像框里是加过滤镜的怀旧效果。
“一件作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参与她诞生的过程,这让我兴奋,好比女人生孩子,无以替代的仪式感浸透在每个细胞里,这或能解释爱的伟大跟生命的延续,真的,第一次跟建筑挂钩,能体会到”
“就跟你生过孩子,知道怎么回事一样”
“就打个比方啊,难道不是吗?”
“你就是个怪胎”随后笑得花枝招展。
主体结构、铺设安装、粉刷修饰,跟部落的其它建筑一比,这里吸引了很多目光,有几个知晓老莫的人更觉得他脱俗了,这里的大部分人想要与世无争,自由谈天论地,那造的房子是否就是另一只笼子?总之娱己就好,娱人看心情。
“我们到山里采一些苔藓回来嵌到青砖的缝隙里,你看我们的这棵槐树还缺些啥?”
“莫,这棵树应该有陪伴的东西,否则单调了些,我们再挖一株藤蔓类的种在树下,你看选什么?”
“你说这脑袋就是不一样,绝!妙!紫藤怎么样?”
绿蔓秾阴紫袖低,
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
家近江南罨画溪。
“好,意趣相携,妙不可言,就这么定了,我们立即出发!”
往西进山,完全脱离了喧嚣,阳光在枝叶缝隙投下的点点星光随风摆动,耳边雀鸟竞相鸣唱,脚下山溪传出哗哗的水声,如入仙境。
“人若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多好,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惬意无比”
“菲,闭上眼睛,静静的听,告诉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想好了,毕竟深圳多少有基础跟人脉,撤了来这里,面对的几乎从零起步,别急着回答,我们每个人走的路是需要对自己负责,虽然我很想我们尽快在一起,但明白这意味着你要舍弃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