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县城一日
周六,尼莫和桂成既没用上闹铃也没用憋尿,而是早早的就起了床,因为今天要去县城给二姑买自行车!
爷爷不放心也要跟着,再加上二姑,这四个人怎么去成了一个小难题,毕竟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后来还是二姑去邻居家借来了一辆自行车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倒是也正常,毕竟全村的单车都是可以共享的。
二姑借来的自行车是个小车,只适合她自己骑,所以爷爷需要驮着两个孩子。本来瘦小的桂成坐前面合适,但好奇的尼莫很想体验一下坐大梁的感觉。
自行车上了路,尼莫觉得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前面的景色一览无余,简直就是360度无死角全景天窗!爷爷可就没那么愉快了,这么大的一个尼莫坐在中间,导致爷爷的两条腿只能尽量往外撇着骑,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严重的罗圈腿患者。
去往县城的路上先是要上一个大坡,然后再下一个大坡,最高处就是九虎岭山梁。很快平路走完,到了上坡的路段,爷爷开始气喘,自行车的速度也明显放缓;桂成赶紧跳下来,尼莫自然也要求下来,两个孩子跟在车后面跑。骑着骑着坡度越来越抖,爷爷开始在路上左右拐弯,呈“之”字形往上骑。到后来之字形都不好使了,尼莫和桂成又在后面帮忙推,爷爷怕他们累索性也下了车推着走,不一会儿就到了梁顶。
再看二姑,早就在梁顶等着了,可见新自行车给她注入了多么大的动力啊。
下坡可就轻松多了,不用蹬,所以尼莫又坐在了前面。不过下坡一样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车闸一定要好使,不然漫长的下坡会导致车速越来越快,容易在拐弯的时候出危险。
秋日的风拂过耳边呼呼的响,两旁的树木和电线杆接连不断的向后逝去,尼莫有了一种在阳光里飞翔的感觉。飞着飞着,突然手指一阵剧痛,原来车速变快,爷爷开始刹闸,尼莫早就把出发前桂成的提醒忘得一干二净,一不小心就把手指塞了进去,痛得大叫起来。
爷爷赶紧松开车闸,可三个人的重量使得自行车以更快的速度往坡下冲。眼看着不远处就是一个急弯,以这样的速度冲下去恐怕难以避免摔倒,尼莫此时感到速度带来的不是愉快的飞翔,而是可怕的眩晕。只见爷爷迅速的把两只脚放到地面上,用鞋底和地面充分摩擦,一时间小石粒四溅;与此同时桂成跳下了自行车,跳下时顺势往前猛跑几步,踉跄几下没有摔倒,然后边拽住车后架边减速跑。
自行车终于停下了,桂成跑了一头热汗,尼莫吓出一身冷汗,爷爷的鞋底不知道漏了没有。总之平安无事,这回尼莫乖乖的到后面去坐了。
百货大楼坐落在县城仅有的一条东西方向的长街上,进进出出的人还不少。尼莫注意到这时候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灰突突的,人们的衣服也以蓝色和灰色为主,样式都很朴实,体形消瘦的居多,很少有胖子。
一进门,迎面墙上是一幅硕大的毛主席画像;左边的墙上,一条长长的红布上印着一行仿宋体美术字标语,写的是“学习张秉贵同志,发扬一团火精神”;右边的墙上也有一条标语,写的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转圈都是宽宽的柜台,柜台上摆放着台秤、算盘和包装纸等。柜台后面是木头货架,有一排货架都是搪瓷制品,有搪瓷的面盆,搪瓷的碗,搪瓷的碟子,搪瓷的罐,搪瓷的杯,搪瓷的痰盂等,五颜六色,十分抢眼。旁边的一排都是暖水瓶,外壳有竹篾的,有塑料的,更多是铁皮彩绘的暖水瓶。
靠墙的桌子上是一卷一卷的布料,二姑告诉尼莫,大家一般都是买布料,然后回去找巧手的阿姨用缝纫机给做成新衣服。其中厚实一点布料的叫卡其布,男的喜欢用它做中山装,穿着帅气又洋气,尤其是上口袋再插上一支明晃晃的钢笔,很有范儿。旁边细密有光泽的布料叫的确良,红的、白的、粉的、黄的,绿的都有,一般女的用它来做衣服,特别是夏天里,穿着舒服又凉爽。
尼莫看来看去,到处都是各种针头线脑、床单被套、五金厨具,好不容易看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等大件商品摆在一起,兴奋的大叫起来。
自行车牌子只有两个:凤凰牌是高档货,180元左右;金狮牌算是个杂牌子,140元左右。一听完价格,爷爷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一辆自行车可就是大半头猪啊!
款式也不多,金狮的以黑色为主,中规中矩;凤凰牌的除了黑色的二八加重自行车之外,竟然还有一款没有大梁的女士自行车!颜色以红色为主,停车时负责支住车身的车梯子竟然是斜着的,这也太时尚了吧!二姑看起来爱不释手,可又担心不够实用,毕竟少了大梁没法三个人一起骑。再说,价钱还贵了40多,这都赶得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女售货员懒洋洋的靠着柜台嗑瓜子,一边磕一边用不屑的眼神往这边瞟,终于忍不住开口说:“哎哎哎,你们到底买不买?不买就往后靠靠,这都是挺贵的东西,别给碰坏了!”
尼莫回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二姑终于下定了决心,指着一辆金狮说:“就买这个吧。”
女售货员走出柜台说:“那个可要140块那!” 说到金额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
尼莫说:“二姑,咱不要这个。”
女售货员一脸的“瞧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的神情,转身就要回去继续嗑瓜子。
尼莫说:“我们要这个。”
他指着那辆红色没大梁的凤凰牌女士自行车说。
女售货员站住了,转过身来看着尼莫:“这个更贵……你能做主?”
“他能!” 桂成抢着说。
女售货员还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慢吞吞的走到自行车面前说:“真的要这辆?”
“还有那辆。” 尼莫指着旁边的黑色的凤凰二八加重自行车说。
“什么?” 女售货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的看着面前的四人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哥,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竟然说要一下子买两辆凤凰自行车!看起来还是那个十多岁的男孩做主,这太不可思议了!
爷爷赶紧说:“买两辆干啥啊,家里不是还有一辆?用不了那么多,别瞎花钱。”
尼莫说:“爷爷,你看咱家那辆都破成什么样了?那车胎还有地方补吗?直接换一辆吧,这点钱对咱家以后来说都是小钱,没事。”
尼莫没再管爷爷嘴里的嘟哝,转头对女售货员说:“买两辆。有什么问题吗?”
女售货员如梦方醒似的:“钱呢?”
尼莫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老人头,轻轻放在柜台上;又摸出一张,连续摸出四张,摆到柜台上整整齐齐,然后对女售货员轻轻的说:“找钱。”
女售货员把四张钞票拿起,对着光线反复的查看,还用手指蘸了点吐沫蹭了又蹭、捻了又捻。然后忽然就换了一副表情,满脸堆笑的对四个人说:“你们等一下哈,大哥这有凳子你先坐着,我这就给你们找钱去!” 转身一溜小跑进了柜台。
再出来的时候笑容依然没有散去,还顺手递给桂成几块水果糖:“来,小弟弟吃糖!” 转身还跟爷爷唠家常:“您这孙子可真孝顺!想不到大哥你年轻轻的,要孩子挺早啊,孙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能干!诶,孩子爸爸没来呀?”
“来了。”爷爷淡淡的说。
“也来了?哪儿呢?” 女售货员疑惑的环顾四周,没别人啊。
“就是我这个小弟弟!” 桂成说。
四个人哈哈大笑,女售货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也跟着呵呵的笑。
买完自行车后,在尼莫的坚持下,又买了几尺布料,卡其布和的确良都有,足够每人一身的了。日用小百货也买了一些,还给奶奶买了一些好吃的。出门的时候,发现马路对面就是新华书店,于是又进去给小爸爸买了一些书。
和自行车比起来,尼莫觉得书真是太便宜了!一大摞书结账时发现才十块钱左右。让人不满的是这时候的书店竟然不让进去看书!要知道在未来,书店是可以随便进去看书的,看多久也没人赶你走,买不买都行。现在的书店竟然也是宽宽的柜台隔开,你想买什么书就让售货员给拿到柜台,翻看超过两分钟还没说买,售货员就凶巴巴的过来把书拿回去。什么服务态度嘛!
本来按照尼莫的想法,还要给家里买一台电视机,但这回爷爷坚决不同意了,二姑和小爸爸也帮腔说实在没有必要。尼莫想想也就同意了:未来你不让我看电视,为啥我就得让你小时候能看上电视呢?
但是这么想好像有点小气,嗯,主要是因为辐射和近视的原因才决定不买的,不是出于个人恩怨!嗯,就是因为这个!尼莫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四个人来的时候只有两辆自行车,回去的时候竟然有四辆,只好一人一辆骑回去。幸好新买的女士自行车座位比较低,还没有大梁,桂成勉强也够得到座位,算是给这辆新车开了个光。一路上二姑的心思都在这辆红车上,不停的嘱咐桂成 “离树远点别刮掉了漆” “慢点蹬别把脚蹬子弄掉了” “刹闸的时候别一下到底小心把闸线崩断了” 等等。桂成烦的要命,一边努力骑得飞快,一边把车铃铛按得叮铃铃作响。
县城一日,花费尼莫五张老人头,大家满载而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