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鹿洞书院:千年学府,呦呦鹿鸣

白鹿洞书院:千年学府,呦呦鹿鸣

作者: 浅浅星空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0:09 被阅读0次

江西的书院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上,江西书院众多,且名噪一时。而其中的白鹿洞书院更是“天下书院之首”。

唐朝

白鹿洞书院可追溯到唐德宗时期(785~805),洛阳人氏李渤隐居求学于庐山,他养了一头白鹿,常随主人外出游玩,十分通人性,久而久之,当地人民便叫李渤为白鹿先生,其住所名为“白鹿洞”

五代十国

南唐时期(940),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当时最高学府之一

宋朝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书院被毁。南宋时期,朱熹任南康军守,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任内,他主要做了八件要事,修建房屋、筹置学田、征集图书、延聘师长、招收徒弟、制定教规、设立课程并亲临讲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讲学活动,吸引了四方莘莘学子。他和陆九渊在白鹿洞讲学,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陆九渊的讲学名声大震。

先说下背景,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理论一直存在争论,但两人只是学问上的争论,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主张通过读书和观察事物,积累经验,分析、综合、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强调“心即理”,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心明则自然明白万事万物之理,不必多读书,也不必过多考察外界事物,明理重在去心之蔽

白鹿洞之会
朱熹在任第二年,陆九渊带领弟子访问朱熹,他们泛舟鄱阳湖,并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请得一言以警学者”,陆九渊闻之,欣然从命。以《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发论,他敞开心扉,直抒己见,旁征博引,以其雄辩的口才和广博的学问阐述了对义和利的看法,全场为之轰动。朱熹对这番高论十分赞同,并请陆九渊把这次演讲的内容记录下来,即是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并亲自作了题跋。
历经沧桑,陆九渊手书,朱熹另刻的原碑已不复存在。到明代嘉靖年间,又重刻《二贤洞教》碑,以纪念朱陆这次非同寻常的白鹿洞之会
《二贤洞教》碑至今耸立在白鹿洞书院的东碑廊中,陆九渊、周敦颐、二程等先贤的画像也一同陈列在朱熹祠内,当年陆九渊讲学时的慷慨激昂,仿佛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明清

明清以后,这里更有李梦阳督学、王阳明讲学、宋应星求学、利玛窦游学、张自烈述学等活动,使白鹿洞书院声名远扬。

白鹿洞书院居天下书院之首,不仅仅在于学识,更是在于学风,百家争鸣。朱熹当年创立的《白鹿洞学规》不仅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更是明确了书院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为人处世,待物待人的基本要求,堪称书院的纲领性学规,同时也为我们当代人的求知、做学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相关文章

  • 白鹿洞书院:千年学府,呦呦鹿鸣

    江西的书院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上,江西书院众多,且名噪一时。而其中的白鹿洞书院更是“天下书...

  • 人生过半,往事如风,你的梦中可还有它?(二)

    鹿鸣小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小学这所富有诗意的小学创建于1788年,前身是鹿鸣书院。 它是我的母校,当时...

  • 2018-08-09

    鹿鸣的云雨 “呦呦鹿鸣,食...

  • 诗经中常用的典故

    【鹿鸣】【食苹鹿】 【释义】 《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

  • 云裳羽衣之【呦呦】

    呦呦发:风送新红,草暖江清。 呦呦珰:鸣鹿呦呦,其耳绒绒。 呦呦角:甘霖而化,山岳降神。 呦呦镯:鸣鹿呦呦,挟乐穿...

  • 折小鹿——开慧园6月2日艺术课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

  • 呦呦鹿鸣

    看图斗诗 好诗送贝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夕阳西下,万籁寂静。 呦呦鹿鸣,戏水之浜。 明月相伴,吉祥安宁。 呦呦鹿...

  • 一棵朴实无华的小草,却是挽救全球数百万人性命的“苍生之草”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诗经.小雅.鹿鸣》 在几千年前空旷的原野上,一群漂亮可爱的鹿...

  • 1217

    呦呦鹿鸣,芬芳吾心

  • 鹿鸣呦呦

    鹿鸣村离宋国的都城不远,是一处山明水秀的福地仙境。传说中蹇叔隐居此地之后常有神鹿出现,时鸣山涧之中,故名鹿鸣村。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鹿洞书院:千年学府,呦呦鹿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wv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