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1《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Day1《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作者: 怡华 | 来源:发表于2023-06-08 22:29 被阅读0次

阅读《大师们的写作课》

阅读范围:序言、第1-12页

问:在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主要想讲述哪些写作心得呢?

感悟:

第一次读舒明月所写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就有被作者的提炼总结能力所触动到。不管是她带来的文学世界里看得见的10万种活色生香,还是解析大师们的写作密码,以及延申的内容等,都可以感受到她的拆解以及提炼总结能力是如此强大,每一小节都值得好好阅读。

在序言这部分内容里,她就告诉了我们,“在提升文笔的训练中,读比写更重要,只读不写,写作仍旧可以提升,但只写不读就未必了。关于这一点,我还是深有同感的。特别是这几天在写小说上,总觉得自己在遣词造句方面还缺点造诣,现在想起来其本质原因就是之前阅读的小说类经典著作比较少,以至于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点不知所措了。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实,好文笔也是读出来的。这其实就要求我们平日要注意多读一些文学经典,多去分析其作品的文字密度,词汇以及句式。

在关于“颜色”这部分小节中,作者告诉我们,“不论是写景状物、记事言情,都应该像设计师或电影导演那样孜孜于色彩的运用。”比如书中提到的几位写作大师,如鲁迅、张爱玲、李贺等,他们是非常善于在文章中运用颜色的。

这些大师对色彩有一定的敏感度,而且能够展现不同的色彩特点,这点还是值得令人佩服的。比如鲁迅,他特别懂得在寒冽清冷的底子上涂绘鲜明的色彩。而张爱玲笔下的是一片彩绣辉煌,流光溢彩,就像撒了金粉一样,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富贵气象。比如《金锁记》里的片段:“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这里的色彩正如宝石般耀眼,怎能不吸引读者呢。

另外,作者还告诉我们,如果在想到某种色彩笔下却只有干巴巴的灰绿红蓝,完全不知道如何向细处描摹时,可以发动联想,找日常事物中相似的颜色。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文章里的人物、风景等变得更加形象,这其实也是一种美的彰显。

正如作者所说:“文字描摹了美好的物态,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真实生活因为有文字的呼应显得更美。而人们存有对文笔的执念,抱有对艺术的向往,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描摹色彩都要弄得光彩亮丽,有时候把景物写得“萌”一点,也是能打动读者的。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如果要想写出一段五彩斑斓的萌文字,可以向大师汪曾祺学习。

践行清单:

1.坚持每天朗读一些文学经典著作。

2.拆解大师们在运用颜色时的套路,并作用到自己的文章里。

相关文章

  • 学会这1点,你做的读书笔记比90%的人都好

    ​ 最近在死磕读书笔记,今天整理《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书中讲到 “写作,乃至任何一门技...

  • the summary of November 2017

    根据月初计划进行总结 1、写作相关 阅读:《萧红全集》《大师们的写作课》 笔记:《大师们的写作课》完成 背诵: 背...

  • 读书笔记:大师们的写作课

    目前在进行写作能力的主题阅读,对于以前只读技能类书籍,也难免开始读一些非技能类的,比如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只有...

  • 读书笔记:大师们的写作课

    1 生活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后工业时代,每个人都想摆脱简单、低效和平淡的生活,追求那些更加高效、更加丰富、更加刺激的东...

  • 读书笔记-大师们的写作课

    今天解读关于写作模仿的思路。 我自己就属于词穷,不知怎么下笔,一写作文就头痛的那类学生。这么多年也被逼写了不计其数...

  • 《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本书从不同的写作对象出发,推荐了多部大家名篇,涉及写作技巧和作者个人的感悟,主观性较强,核心观点是“好文笔是读出来...

  • 《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今天读到: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写给大家看的? 四有文章: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作者讲有趣。拿了张爱玲和鲁迅、沈从文...

  • 《大师们的写作课》

    文/海风 1.化景语为情语的四步法 1.好奇:加强对客观世界(他物)的普遍关注。 2.赞叹: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凝视和...

  • 《大师们的写作课》

    又到了上呈奏折的时间了,每周这一天一到,就恨不得时间慢点走,可时间的小偷一直悄悄尾随着我……只在最后给我留下一个最...

  • 大师们的写作课

    进入简书有几天了,写了几篇文章,可是都石沉大海。心情一度低落,听了彭小六的推荐,我开始重拾书本,最近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i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