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婚姻是一个人走向一个家庭的捷径,而生宝宝是一个家庭的延续,也是两个人人生最重要的事。我们见过电视剧里生宝宝的场景,也见过图片里一些生宝宝的场景,我们似乎习惯了看生宝宝的方式,但中国遗留千年的生宝宝习俗,又有哪些呢?又有哪些人知晓呢?其实,古代的习俗很新鲜呢。
报喜
宝妈和宝爸们都知道,诞生是人一生开始进入世界的头等大喜事,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按照传统习俗文化,不管是生育儿子还是生育女儿,都被称为“添喜”。婴儿降生,女婿必须前往岳父母家通报,古人称之为“报喜”。在中国古代,报喜的方式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江浙地区报喜时,生男孩用红纸包一只毛笔,生女孩会附一条手帕。有的生男孩会送一只公鸡,生女孩送一只母鸡。在陕西地区是带一壶酒到岳父母家里,上面用红绳拴着的代表是生了男孩,拴红绸的代表生了女孩。有的地方会带一把伞到岳父母家报喜,把伞放在中堂桌子上代表是生了男孩,把伞放在了大门背后则代表生了女孩。很多地方报喜时要送煮熟并染红了的鸡蛋,鸡蛋为单数的代表生了男孩,双数的代表生了女孩。当岳父母收下“喜蛋”后还要加倍的送还,女婿再把这些喜蛋送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宝爸们,要记好啦,不要弄混,宝妈们也要监督好。
洗三朝
当婴儿已经出生了三天,宝爸要汇集亲友为婴儿洗身,古人称之为“洗三朝”,有的也叫“洗三”。其用意就是为刚出生的宝宝洗净污秽,使其洁白入世,除此还可以增长小儿的胆量,让小儿更加健康。“洗三朝”习俗曾在古代文献里记载,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礼俗在唐代颇为盛行。
做满月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做满月轰轰烈烈的场面,而今天做满月成了人们进行商业交换的幌子,带着很多的铜臭味。在古代,做满月却是非常的喜庆,欢乐。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宝爸宝妈们要为孩子举行庆贺礼仪,古人称之为“做满月”。做满月的礼俗在很早的时代就开始了。在《魏书.汲固传》就有“做满月”的详细记载。做满月必须设祭享祀神祖,并举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其酒称为“满月酒”。除了满月酒,宝爸宝妈们还要向邻居送喜面和其他的食品。而这一天,来喝满月酒的亲朋好友们也都会拿礼物过来庆贺小儿健康成长。俗话说:“姑姑家的帽子,姨姨家的鞋,老娘家的铺盖搬将来。”其帽子或者鞋子以及其他的礼物要绣上寿星,狗头,虎头等形状,表示对小儿美好的祝愿。
命名
当今宝妈宝爸们在孩子还没出生之前就把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当孩子出生后马上套用在了孩子身上,给孩子一个身份。而在古代,给孩子起名字很有讲究。古时候,幼儿出生三个月或满月百日后,父母要为孩子起名字,并且仪式非常隆重。据《礼记.内则》记载,为幼儿命名当天,全家男女都要早早起来,沐浴更衣,准备饮食。母亲从卧室抱出婴儿,父亲执着婴儿的右手为其命名。然后再把孩子交给保姆,保姆把幼儿的名字告诉其他妇女。然后再告诉管家,管家再把幼儿的名字告诉其他的男子。接着要把孩子的具体生日写下来,转告闾史,闾史将孩子的出生年份写成两份,一份存在闾府,一份交到州府收藏。
徜徉在古代习俗文化,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也深藏着古老的韵味。这千年的习俗,你可否真正地知道?育儿,是上天和自然给与我们的礼物,但育儿的礼节,也需要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长年不朽,让古代文化在整个世纪里飘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