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刚子(张志刚),专注零担物流15年,坚持每天写作第160天,《做一个有思想的物流人》作者,励志打造零担物流培训讲师。
初创企业或小企业为什么总是招不到优秀人才,有一本书可以告诉你答案,叫《谷歌经营之道》。书中说,谷歌之所以能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谷歌坚持雇用最优秀的人才。
这太有道理了!今天能在谷歌工作的,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
读者心服口服:“坚持雇用最优秀的人才”,这是跨越时间的,永恒的真理!
真是这样吗?
谷歌能有现在的辉煌,我们不要用静止的思维看待,而是要用演化的思维看待,谷歌创业之初如何活下来,活到现在的。
假如给我1天时间,我会飞奔到谷歌的档案室,如饥似渴地翻看谷歌的历史文件。我对谷歌今天在做什么很感兴趣,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谷歌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难道谷歌正在做的事情,不是谷歌走到今天的原因吗?做正确的事情,是跨越时间的,永恒的真理吧?
这,就是典型的“静止思维”。静止思维的人,用不变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他们不知道的是,另一个阶段的蜜糖,可能是这一个阶段的砒霜。
他们喜欢说:这是跨越时间的,永恒的真理!
现在我们把“静止思维”丢在一边,换上“演化思维”。演化思维,就是给所有事情,加上一根时间轴,然后观察事情在时间轴上的变化。
把时间轴往回拉。过去的谷歌,尤其是刚刚创业、规模很小、办公室很破、完全没找到商业模式的谷歌,真能雇用“最优秀的人才”吗?
很难,很难。
马云曾开玩笑说,阿里在早期创业时,街上只要会走路的人,不残疾,我们都招回来了。为什么?
因为创业早期的时候,待遇不高、前途不明、风险很大,不被看好,所以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
谷歌也一样。早期的谷歌,就和早期的阿里、今天你我的创业公司一样,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
是后来的成功,吸引了“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所谓“优秀的人才”,造就了后来的成功。
那谷歌是靠什么走到今天的呢?
和阿里一样,恰恰就是谷歌早期这些也许并非“最优秀”的人,依靠他们自己的创业精神、产品势能、战略思考和不懈努力,把自己变成“更优秀”,然后才带领谷歌获得了爆发性的成功。
所以,你要学哪个版本的谷歌?静止的,还是演化的?
对一些连房租可能都快付不出的创业公司,不要抱怨招不到优秀的人。
你自己必须变得优秀。“坚持雇用最优秀的人才”这个谷歌成功后的蜜糖,可能是把你毒死在创业期的砒霜。
德邦最全盛的时期,每年光参观接待的收入就几千万。去了那么多人学习,全国也只有一个德邦。
为啥没人来我公司参观?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用静止思维学它的今天,却没有顺着德邦的时间轴,去学习它最重要的演化过程。
那怎样才能终身练习自己的演化思维呢?给万物装上时间轴,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
第一,看过去
学习先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过去”。学习德邦物流发展,要学习2000年卡车航班;学习全国网络铺设,要学习2004年的德邦;学习物流转型快递,要学习2009年的德邦。
第二,看今天
为什么德邦职业经理人,去民企担任CEO成功的很少?
这些职业经理人在德邦管理着上万人的公司,非常成功。到民企后一看,天啊,这公司怎么可以这么乱?!报销流程没有,预算制度没有,员工的考核制度没有,薪酬计划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全都靠老板拍脑袋,公司活到今天真是奇迹!
于是他大展拳脚,报销制度、审批制度、出差流程、员工手册……各种各样的规则制定出来了,然后发现,公司的业绩反而下降了。
怎么会这样?
给企业的发展装上一根时间轴的话,它大概有三个时间刻度: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
职业经理人在担任管理者时,通常是在企业的“成熟期”,所以他积累的,都是企业在成熟阶段的经验、流程、制度、KPI考评等等。
大公司的光环,让他们把这些管理手段,当成了“跨越时间的永恒真理”!
那今天的民营企业呢?很多都处于创业期。职业经理人,把“成熟期”企业的蜜糖,带入“创业期”的民企时,就变成了砒霜。
对自己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是“看今天”的关键。
第三, 看未来
请问是创新好,还是模仿好?
大部分人都会说:当然是创新好。这是跨越时间的,永恒的真理!
不一定。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给“创新”这件事,装上了一根时间轴,并在上面画了三个时间刻度:
第一个时间刻度:模仿
任何一个产品或模式都是从模仿开始,QQ模仿OICQ,滴滴打车模仿美国优步,京东模仿美国亚马逊,华为最早也是给别人代卖交换机。
第二个时间刻度:维持
当一个模仿者能够自我维持,并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转型创新时,这才有机会突破。
第三个时间刻度:创新
创新是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资源,人脉,可以说创新都是用一切资源铺出来的,创新是需要时间考验,创新是考验一家企业实力和试错率的。
大量后进者不断追赶,终于可以做出一样水平的产品,竞争导致创新者丧失优势,收益摊薄,消费者受益。
模仿,维持,创新,是首尾相连的三个时间刻度。在第一阶段,你一定要在模仿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在第三阶段,只有脱离模仿,才能缩小你和对手的巨大差距。
今天的中国,大量的模仿,带来过度竞争。成本低,一直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如果看未来,下一个创新的周期,就在门前。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即将过去。坚信创新的价值,才能赢得未来。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性格。
每天进步一点点,从数量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我是刚子陪伴你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