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或者换工作,面试是第一关,目的是为了让招聘的公司了解你是怎样一个人,能不能与招聘的岗位匹配,能不能为公司所用。
实际上,面试官们也都非常纠结,唯恐在面试这么短的时间里看错了人。如果找了一个不适合这个职位的人,继续留着却不能用;不留着,刚招进来,就要辞退,再重新招人又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人的精力。
如果面试官能够从应聘者那里得到足够的信息,让他们很有信心地确定,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他们会非常高兴。

想从众多的候选人中间,被面试官看中,一定有哪些特点是与众不同的,怎样把自己的尽可能多的特质在短短的面试时间里表现出来,是面试成功的重点。
面试的时候,应聘者能够做的,是多多地呈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和最适合岗位的一面。
如果职位与你的工作能力之间有些偏差,你最优秀的那一面也许能给你加点儿分,能够看出你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如果你非常充分地展示了你最好的那一面,公司看好你,觉得你是个人才,也许还能为你推荐到其他更适合的职位上呢。
那么,应聘者一定要表述的是:
01 立体的你是怎样的?
这是重要的自我介绍部分,目的是要把一个立体的自己,通过语言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给别人看,至少包括:
背景:年龄、学历、专业、哪里人、户口所在地(国企外企都想知道);
性格爱好:好动、内向/开朗、积极主动、坚韧、执着、爱好什么活动/运动;
特长:计算机、英语口语、excel、CAD、编程,等等。
上面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包含了很多信息。
例如:“哪里人”,这个信息怎么用?
公司通常愿意招收其居住地距离公司所在地比较近的员工,这些员工相对于那些居住在距离公司较远的员工更稳定一些。
家距离公司远的员工,单身的时候,无所谓在哪里工作,而当家里需要照顾的时候,大多都希望回到家人身边。
公司培养一个人需要成本,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能上岗的人,没做几年贡献就离开了,是公司的一大损失。
在自我介绍完背景后,面试官就能对你有了大致外形的了解;从性格爱好,能初步推算出你平时的学习工作状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从特长上,如果与岗位需求能匹配上最好,如果匹配不上,哪怕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一致,或者能够满足部门里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需求,录取的可能性也能大一些。
如果还有其他的特点,尽可能介绍,说不准哪一方面就让面试官感兴趣、对上眼了呢。
人都说,找工作就像找男女朋友一样,也许你不是那个最好的,但你一定是那个最适合的。
02 你都有哪些故事?
给面试官们讲一些你的有趣的故事,告诉他们你是怎么工作的,工作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通过这些实例,让面试官知道你具有什么样的实力,有哪些工作经验。
特别要讲的是那些让你感到自豪的事情,或者让你印象深刻、有感悟的事情。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中,一个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好好回忆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故事,把自己的这些故事好好整理并升华一下,升华出一些励志的意义来,比如:勤奋、积极、执着、肯吃苦、自律、有领导力、有团队意识、有计划性、有时间管理能力、有项目管理能力、有危机意识,等等。
那些意义与应聘职位比较契合的故事,多说一些,其他的少说一些。故事尽量真实,如果能多说一些详实的细节,则会更加真实和感人。
03 未来的你什么样儿?
不管应聘什么职位,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与职位匹配得天衣无缝,那么就要想办法多展示一些自己可以挖掘出来的东西,比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活动能力等。
在介绍自己具备这些能力的时候,也是要结合自己的故事来说,讲一些具体的事例。同样的,事例尽可能真实详实,细节能够给人信任感。
或者就针对现在正要应聘的职位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然后说明你是怎么认识这个职位的职能的,任职后打算怎么利用自己的潜力,怎么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做哪些努力补足哪些弱项等等。
目的是让面试官相信,你可以通过一些努力,在这个新的职位上,做到比其他的人都优秀。
故事讲精彩了,你就被录取了。故事没讲好,真别怪面试官,完全是自己的故事讲得不吸引人。
别说自己没故事可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平时用记事本或者手机多留意收集记录,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原来也是这么有趣的一个人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