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要结束了,今年的读书计划已顺利完成,非常感谢身边给我推荐书籍的朋友,让我又领略到了不同的风格。按照惯例,我还是会把我今年的读书清单分享出来,与君共勉。
小说——短篇小说 4本
露露的读书清单2018——短篇小说
1.《欧·亨利最感人的小说21篇》
欧亨利的小说很有名,是不是最感人的那21 篇我不知道,但是有的故事确实感人,比如最后一片叶子,有的故事结局大跌眼镜,比如警察与圣歌,有的故事让人惊呼这也可以?!比如部长的良策,一个保险局的官员如何凭专业来解决离婚案件,哈哈哈,故事精彩且幽默,非常推荐~
露露的读书清单2018——短篇小说
2.《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这是从书单狗上看到的,推荐语是非常荒诞幽默,确实很荒诞,但是幽默,我看完了没啥感觉,可能是笑点不一样吧。故事很新奇,比如谎言都成真,歹徒凶神恶煞就为听故事。看的时候很新鲜,但是好像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露露的读书清单2018——短篇小说
露露的读书清单2018——短篇小说
3.《寂寞的十七岁》
4.《台北人》
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写读后感,一个原因是同一个作者白先勇写的,另一个原因是,看完的感受是一样的,满眼的痛苦和悲剧。
《寂寞的十七岁》这名字让我联想到怀春少年的初恋,但是,这个同名的小故事却展示的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与父亲兄长关系疏远冷漠,总用玩世不恭逃学和成绩差来掩盖自己心中的悲凉。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各种各样的悲凉,凄凉和苍凉,总结起来就是“凉凉凉”(用词不当处请忽略,我这里只是为了押韵)。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都凉透了,五味杂陈,就跟看完《活着》一样,但是《活着》偏向苦难,这本偏向绝望。当时我把书还回图书馆后,就想,我再也不读白先勇的书啦,太厌世啦!然后,然后又忍不住买了白先勇的《台北人》回来看。
《台北人》讲的是从大陆迁移到台湾的“台北人”的故事。也是各种各样的痛苦小故事。白先勇的故事总给我这样的感觉,感觉还没看到结局故事就结束了。啥?这就完了?然后呢?然后就没了。
可是白先勇的故事就像意式浓缩咖啡的回甘,总让人一遍遍想起,一遍遍回味。这真是一份让人难忘的悲伤。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呢?我在看到欧阳子解读《台北人》的文章时才猜出一些。以下是这篇文章的节选。
“然而可怜的人类,却往往不甘于只保留一份记忆。他们要把这份凝固的过去,抓回移置现实中,以为这样就能和从前一样,却不想到流动的时间,无法载纳冻结之片刻。“过去”,永远不能变成“现在”。如此,白先勇那些台北人,所追寻的理想,并非反攻大陆就能实现,而是根本不能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