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记录
1、阅读(1 h)
继续阅读《鬼谷子》,摘录其中喜欢的文字:
(1)游说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准备好游说对方的“说古论今”的材料,要有奇谋在胸,不打无把握的之仗。
(2)分清对象,投其所好。
(3)要想合作的人就在内部努力,要想离开的人就往外边使劲。
2、健身
哑铃组合—3组
仰卧起坐系列—3组
二、今日感悟
今天在“得到”里面听了“万维钢精英日课”专栏里面的一篇文章《怎样让学习效率最高?》,听完之后有如下一些收获:
喜欢=熟悉+意外
精进=15.87%新知+旧识
第一个知识是“学习区”。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的内容对你来说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二者中间一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这里的难度对你恰到好处。我们经常说要跳出舒适区,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完全跳出舒适区,要再熟悉的基础上,不断向勉强能理解的意外知识边界扩张,再在新的的熟悉之上,向新的意外知识边界再扩张。要想提高技能,我们只能在学习区。
第二个知识是“心流”。如果工作的挑战大大低于你的技能,你会觉得这个工作很无聊。如果工作的挑战大大超出你的技能,你会感到焦虑。而如果难度和技能正好匹配,你一上来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调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再稍微突破一点,你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心流的体验。这是一个奇妙的感觉,你沉浸在工作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动,甚至可能忘记自身的存在。这个我深有体会,例如我再写中文科研实验文章的时候,因为之前有发表过,一些套路相对比较熟悉,只是一些数据的分析方法可能不一样,这个可能需要我去查阅资料去学习去分析,而写文章的时候相对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初稿写起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所以经常是一篇文章一天的时间初稿就完成了,一气呵成,有时候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根本就忘了时间,而且自己特有成就感,感觉很充实。
第三个知识是“最佳意外率”。目前有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神奇的答案,说这个问题是有最优数值解的:这个数值是15.87%。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我们干脆就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这个数值就是学习的“甜蜜点”。找到最佳意外率有两个好处。第一,它让你的学习速度最快。第二,它还能让你在学习中感觉最爽。这让我对自己的平时的学习安排有了另外的思考,平时很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熟悉的、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的在意,觉得自己掌握了就没有引起重视,想学习新的知识都是直接开辟新的领地,没有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觉得温故太浪费时间。以后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充分利用好这个“甜蜜点”,提高学习效率,追求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让自己也是倍感充实,能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