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犬式在瑜伽中算比较常用的体式,很多的瑜伽老师都会在团体课和私教课中加上这个动作,有些老师甚至把下犬式作为一种放松休息的体式,在课程中偶尔会让大家保持3-5个呼吸的下犬式来放松本来就紧张的身体。

但是实实在在地讲,又有很多的人很害怕做这个体式,觉得好像自己怎么都做不到位,体式不是标准,他们心目中想象的标准都是下面的这种。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基本上是弄混了动作标准和动作的体式,怎么去区分这两者呢,比如拿跑步来说的话,我们常说的动作标准就是跑的姿势动作是不是对的,而动作表现则是我们在这个跑步的过程中跑的速度快不快。
认真来说,下犬式的动作标准涉及到很多细节,从头部到足部全身都是戏,包括做动作的呼吸,关节的排列,这些都是动作的标准,而我们在做这个体式的时候,能做到的幅度则是动作的表现。
在很多瑜伽初学者的理解里,下犬式的主要功能就是拉伸腿部的后侧,但是你是否知道在瑜伽体式中能拉腿部后侧的体式很多,比下犬式简单的,做起来比下犬式好看的,多之又多,可是为什么大多数的瑜伽老师那么青睐于下犬式呢?
所以,做下犬式的原因,做下犬式最终要达到那些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哪些细节,以及下犬式的进阶方式,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首先,为什要做下犬式
1.反转的盆膈。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做下犬式,我第一个能想到的原因就是获得脊椎中中立下盆膈反转的动作。我们日常的姿态中,大多数的时候,都处于一种头部朝上,而骨盆朝下的姿势,这种姿势下,膈肌位于腹腔的上方,而下方则是我们的盆底肌,它们在一起协调配合以实现最佳的呼吸,正常呼吸的时候,吸气膈肌和盆底肌下降,呼气的时候上升
但是下犬式的这个体式中,整个的空间关系就发生了反转,盆底肌转移到了上方,不再去承受来自腹腔器官的压力,能够暂时得以放松,所以当我们第一次做下犬式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盆底肌在呼吸中开始运动,这个时候,膈肌就开始承受原本该盆地肌承受的压力。
你会感觉到,下犬式的过程中,呼气时膈肌是可以大幅度的朝向头的方向运动,这样能让呼吸变得更加很长一些。
我们在呼吸的时候,盆底肌和膈肌是对位的,当我们的脊柱处于中立姿势的时候,它们才开始对位,而它们的对位则是最佳的。
就这引出了下犬式的第一个标准:脊椎中立。
很多老师会告诉学员,脚后跟踩地,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屈膝,但是不管你是否屈膝,屈膝幅度是多少,也不管你的脚后跟是否踩到了地上,更不用管你的手臂是否抬到了耳朵旁边,我们必须首选保持我们的脊椎的中立位置,这时候获得了最佳的盆膈对位。
这个是错误的

这个才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当你的柔韧性不足,没法保证脚后跟着地,那么请屈膝,并在慢慢地一呼一吸之中将腿慢慢伸直。
呼吸是在下犬式第一项需要练习的,脊椎中立之后,我们维持姿势,关注呼吸,尤其是要在呼气的时候去激活盆底肌和膈肌,从而让呼吸更加缓慢而深长。如果在下犬式的过程中憋气,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2.由近及远的运动控制
有些人会再练习下犬式的过程中先去深知四肢,然后通过下压背部的方式来达到目标位置,如果练瑜伽的时间长久,有了很好的灵活性和控制力,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初学者,如果你的灵活性和对肢体的控制能力没有那么好的话,就应该由身体由近及远地去运动。
这里说的近和远是指身体的近端和远端,近端靠近身体的躯干,远端则是四肢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我们先来说一说下肢的动作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典型的运动控制错误。

在这个动作里,腿部锁定了伸直的状态,为了获得更大的屈髋角度,过度的募集股直肌,这样能使膝关节得到过度的伸展,但是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股直肌的屈髋功能已经到了极限,没有办法继续继续下去,就出现了我们看到上图中屈髋幅度,勉勉强强地90度而已。
这个时候,是离髋关节的旋转轴比较远的股直肌控制了屈髋的动作,而近处的髂腰肌就有可能被抑制住了,这样会对关节的结构造成破坏,出现股骨前移或者前侧的髋臼窝的挤压,我们在进行下犬式的时候,如果感觉到髋关节前方的挤压,那就说我们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下犬式的过程中,不要过早地伸直腿部,要先从屈膝的姿势开始,先要建立我们对近端的控制,如果有专业老师在一旁帮忙调整更好,如果没有老师帮忙,自己反复调整依旧感觉到挤压,可以用弹力带进行牵引,用以辅助骨头后移。
同样是下犬式的姿势,只不过是在髋关节的位置增加了一根弹力带往后拉,可以辅助屈膝

再来说说手背的问题
这个是典型的上肢运动控制的错误

当脊椎还处于屈膝的姿势的时候,手臂却早已经远远地伸到了后方,尤其是初学者,我们的肩部没有完全打开,肩关节尚且不灵活的状况下,这么做就很有可能出现肩膀后侧的挤压和疼痛。
说到动还是要钱建立脊椎的中立位,如果感觉到自己没有办法区分肩关节的过度伸展,和脊椎的延展的时候,那么我们还是从屈肘开始,手掌和手背贴地,然后压向地面,稳定肩带。

3、动作意象和柔韧性
网络的发达,很多的人会随着在线视频或者团体课程去学习动作,这个时候就很容易黑演示的老师的动作影响,再加上瑜伽的基础并不牢固,就很轻易的认为下犬式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拉伸动作,这种状态下会用力的压脊椎和肩膀,然后脚后跟往下踩,希望获得更强的拉伸感。
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再追求柔韧性之前,我们要先建立正确的动作意象,然后把呼吸,脊椎中立以及运动的控制结合起来。
在正确的意象中,地面的作用力通过手掌和足部的支撑到达髋关节;而在错误的意象中,这个力的传递是终端的,会造成肩关节的后侧胸腰结合处以及膝关节等部位有很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练习下犬式的时候觉得手腕不舒服,甚至会疼痛
那么应该如何去建立下犬式的动作意象呢?
首先,我们的四肢应该建立“推”的意象,地面推手掌,地面推脚后跟的感觉,一定不要是脚后跟往下踩,而是要建立足弓,稳定足部,让力从脚的中部传过去,就好像我们站立的时候足弓支持的感觉,手当然也不是向远处延伸的,是向下退,掌跟主要承重,手指用来辅助

头部和尾骨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要特别注意头的位置,不应该使劲抬头,眼睛要看向脚的方向,让头顶向远处延伸,
当然在这个体式中,如果没有办法屈髋到90度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用屈膝的方式保持脊椎的排列。
只要体式对位,一切都是有利的,下犬式可不是简单的拉伸。
当一个人感到精疲力竭时,在这个体式保持更长时间可以消除疲乏,恢复失去的精力。这个体式对于那些刚刚跑完一场比赛、感到疲乏的跑步者尤其有好处,它能有助于赛跑选手腿部轻盈,提高速度。这个体式还可以缓解脚踝的僵硬和疼痛,帮助软化脚后跟的跟骨剌,增强脚踝,使腿部更匀称。
练习下犬式有助于根除肩胛骨区域的僵硬,肩关节的炎症也会得到缓解;腹部肌肉被向脊椎方向牵拉而得到增强;由于横膈膜被提升到胸腔,因此心跳速度减缓,这是一个令人偷快的体式。
那些不敢尝试头倒立式的人,可以很方便地练习这个体式,而且对心脏没有造成任何压力,那些患有高血压的人也可以练习这个体式。这个体式还可以通过减轻疲乏,来恢复脑细胞和脑部的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