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程俊英、蒋见元注:
这是赞美猎人的诗。诗人在路上看见英姿威武的猎人正在打桩张网捕兔,联想到这些猎人的才力,希望他们能被选拔为保卫国家的武士。
“借代”是后世诗人常用的一种修辞,它始于兔罝。诗人借干城代保卫国土而有才智的武士,以腹心代可信任而能尽忠的臣下,形象更加生动。
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这位苏公子出身武将世家,虽还未到世袭爵位的年龄,却已长得孔武有力,奈何不是学习的料,就喜欢舞刀弄棍的,整天想着逃学出去玩,为此连累书童文儿没少挨母亲的责骂。
这一天,苏公子想着到哪里能找点新鲜玩意儿解闷儿,喊着:“文儿,你快去把我的弓箭拿来,我要去城外的苏公山去打猎,昨天,那个什么公子说的,他在那里打到野兔子了。”
“诺,小的马上去办。”文儿答应着退后出门,小跑着拿来苏公子需要的打猎装备。
主仆二人骑着马,不一会儿功夫来到苏公山脚下,把马系好,沿着逶迤山道徒步向大山深处走去。
“公子,那边好像有动静。”文儿提醒着公子说。
“是的,走,我们小点声慢慢走,我看见那边的草丛有晃动,你听,好像还有打桩的声音。”
公子走到近前,轻轻拨开眼前的草丛,什么人都没有啊。只看见面前的草坡上面有一张补兔用的网。
这张网子,对于经常筑猎的苏公子来说,都要夸上一夸的,麻绳泛着油亮的光泽,细密又紧实,还很有弹性。一看就是经常打猎的人才能织出来。
“不错啊,这张网子不错,这个打桩布置的地方也很不错啊,四通八达的小路口,离我们走的大道也很近,正是胆小的兔子最喜欢走的路径啊。”苏公子忍不住赞叹出声。
“哈哈,公子过奖了。”随着爽朗的笑声响起,从公子身边的大树上蹦下来一个身材魁梧的猎人。
只见猎人眉眼粗大,面色黝黑,顶着一头凌乱的椎髻,在刚刚入春的寒凉中,已经穿上无袖麻衣,露出两条肌肉健硕的胳膊,身上系着一张虎皮坎肩,身后背着一大包打猎用的皮袋子。
苏公子看着眼前这位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猎人说:“这里的兔子多吗?你今天抓到没有?”
猎人回答道:“公子,现在正是兔子出来觅食的时候,这两天挺多的,今天我这是刚来,刚不止第一个筑猎网,你就来了。”
苏公子这下子来了兴趣,跟着猎人跑去下一个狩猎点,跑着没一会儿,苏公子就上起步接下气了,他气喘吁吁地说着:“你慢着点,你说你怎么一点儿都不累呢?”
猎人停下脚步,回头等着苏公子说:“我们这些平民天天都是山里跑来跑去打猎去集市上售卖,整天都跑习惯了。”
“看着你年纪跟我不相上下,又有这一身好本事,怎的不想着从军保家卫国呢?”
苏公子想着自己的父亲现在还在外征战,突然想让面前的这猎人投到父亲麾下从军。等到哪天,看着母亲心情好了,他再去哀求母亲,也让自己跟随父亲历练历练。
猎人显然没有想到今天打猎能够碰上一个脾气相投的贵人,听闻苏公子问话,自然喜出望外,俯身叩谢道:“还望公子指路。”
“好说,我父亲正缺少你这样年轻的武士,真希望你能成为父亲的心腹,辅佐其左右,到时候,等我参军,咱们一起御外卫内。”
“多谢公子。”
“一言为定。”
就在这时候,听见坡下传来文儿的声音:“公子,公子,抓到了一只兔子,快来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