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看郭敬明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感动得一塌糊涂,不同于以往的青春小说,没有励志的动人故事,也没有苦尽甘来的感人场景,有的只是脆弱的心被这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抨击。这部片子是一个放大镜,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私、邪恶以及欺软怕硬展现得淋漓尽致……

片子中主线离不开一个“悲”字,贫穷家庭的无奈、得不到温暖的绝望、无辜逝世的心痛、教育方式的无知……
虽然小说和电影的差距比较大,但是表达的效果却是一样的令人深思。
易瑶说:仙人掌做不了花,没法被人捧在手上。我不知道一个人在青春时没有了同龄人所应该拥有的快乐是怎样,但我理解到一个青春期的人说出这句话时是有多绝望。生病不敢向母亲诉说,受尽邻居的辱骂,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被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冤枉……其实年少的心敏感而脆弱,温暖与伤害都会被深深铭记。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一次凌迟,从而一步步地把人推向绝望的深渊。

如果说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那理所当然的是父母。其实每个母亲都是爱孩子的,或许方式不一样。刚开始觉得易瑶有一个那样的母亲是自己的不幸,可在母亲为易瑶用一张张零散的钱凑集学费、阻止男人使用易瑶的毛巾、带易瑶看病时才发现这个母亲其实比谁都爱她。许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所迫导致性格的极端。
齐铭和顾森西给易瑶带来了希望,却也带来了最后失望。用易瑶的话来说: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齐铭虽然给她带去了希望,却始终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人言的可畏,人性的自私导致易瑶最后失去了最后的光亮,也失去了最后生活下去的勇气……
这部片子描述了一件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因同学之间的不满与矛盾,导致悲剧的产生,也让无辜的顾森湘备受牵连,这是人性的邪恶也是教育方式的疏忽。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今天依然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是脆弱的,所以,也希望学校在提升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别忘了心灵上的辅导。
最感人至深的场景便是最后易瑶受不了同学的辱骂和诬陷选择跳河的场景。她还是个孩子,她还有大好的生活等着她,却在最美的年纪,经历了人生最残忍的事。所有人拦住了齐铭,却没拦住顾森西。大家都喊顾森西回来,却没有人喊易遥回来。易遥跳下去的时候,没有回头,没有一丝犹豫。对一切都没了留恋,这是多大的绝望啊!或许苦得久了便不知道甜的滋味了。当这个世界放弃你的时候,你自己也慢慢放开了手……
看了这部电影后是不是很讨厌里面幸灾乐祸的同学?有的参与校园暴力,有的却冷眼旁观,可曾经的我们是否也是冷眼中的一员呢?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被暴力对待的人得多绝望和无助?冷血的旁观者只会以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是玩笑没什么,可这是受伤者的伤痛与恐惧,这种无助又绝望的感觉可能等到同样的事施加在那些人自己身上才能感同身受吧。
易瑶的选择可以说凶手很多,每个人都是导致她绝望的原因。这个世界不缺乏理解,只是缺少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痛苦又怎么能明白绝望的滋味。所以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判别人的任何不是,因为你不曾经历过,你就没有权利去指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