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总结
五一小长假,许多人不愿虚度。出门旅行,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在朋友圈晒美景,美照。
当然也要付出相应代价,除了花钱,受累,舟车劳顿,还要承受人多,拥挤。
许多人旅游,游出一肚子气,说人太多,看不到景,甚至无法照相。
过去的二十年,我随单位集体旅游去过一些有名的地方,感觉许多景区大同小异。
而且由于我体质差,晕车,出门受罪,加上过知天命之年,对旅行不再感兴趣,假日也能安于寂寞,清闲,单调。
《道德经》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见多识广,不一定有助于写作。片面知识越多,越抓不住本质。写作是创造,必须和现实保持适当距离。
我不愿意花钱,受累,也不想去哪里。天天在家读书,写作,打坐。天气好了,出去散步一个小时。
晚上七点多上床睡觉,早上自然醒,大概是五六点,或者六七点。
每天心情宁静,无忧无虑。想干什么,或者不想干什么,完全由自己支配。神仙日子,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人说上班时想放假,放假了想上班。我上班没有想过放假。放假了也从来不想单位的事情。
既然是假,就是让我们忘掉工作,彻底放松的。会彻底放松,上班才能全力以赴工作。不会放松的人,上班也不可能专注,一定会三心二意。
不工作,人无法实现社会价值,生活没有保障。不会享受闲暇,人无法成为心灵丰富完整的人。
对我来说上班和放假差不多。上班不很忙,可以读书,写作。有活干活,没活也没人管。
放假,我还是阅读,写作,打坐,闲逛,独来独往。不过比平时多做了几次饭。不在单位劳动了,家里的活也很多。
所谓饭,就是煮冻饺子,汤圆,蒸冷冻速食包子。由于平时很少干,这些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很狼狈,费时费力,最后做出来的都是烂饺子,烂包子,烂汤圆。煮一斤饺子,盛了三盘,吃了三天。
小时候,学生时代,家务活没有一样少得了我的参与。刚工作的头五年,由于我们厂中午下班早半个小时,我天天中午做饭。学会了做几样简单的菜,下面条,蒸米饭。其他人下班到家,我的饭菜基本就上桌子上。
结婚以后,家里做饭人多,我就退居二线,已经二十年没有做饭了。逐渐失去做饭的能力和兴趣。
通过五一实习做饭,感觉做饭是一项很难的事情,需要许多经验,要长期摸索,积累。
也许退休以后,我会重操旧业,天天在厨房练锅碗瓢盆功夫,在柴米油盐中修行。要艺术地生活,生活得艺术,饭菜不讲究可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