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人员,最重要的思考出发点就是用户需求,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过去的二十年飞速发展,也取决于它们更了解用户需求。但大部分人谈起用户需求的时候,总把需求描述成非黑即白的事情,就感觉用户需求就是一个最小的评判单位,这个需求要不就存在,要不就不存在,于是大家根据自己生活圈子的样本数据进行感知,主观的判断出哪些是有需求的,哪些是没有需求的。这样的判断过程其实非常的武断,说它武断并非仅仅是因为调研的数据太少,而是对需求的理解太肤浅,缺少了些更理性分析的框架。需求的形成其实是一个过程,而并非仅仅只有一个状态,如果把需求和需要搞混淆了,那就会出现,调研起来感觉大家都需要,但产品出来了却并非那么受用户追捧的情况。
那用户的需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其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处于需要的阶段;其次是进入到欲望阶段;最终才形成为需求,接下来我们具体描述下这三个阶段。
所谓的需要阶段,就是指人在不同阶段的基本需要,马斯洛的五层模型已经帮助大家很好的进行了概括,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总结的是人类的共同特性,它们是广泛存在的。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生产出来的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这些需要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是被发现的,所以所谓的营销,就是要去发现哪些需要没有被满足,而不是凭空造一个概念。马斯洛的五层需要模型是逐层被满足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诉求。因此,从统计角度出发,发现大多数人的共同诉求,这就是市场调研分析的核心。
有了基本需要之后,就会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满足的方式各不相同。例如,吃饭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但你选择吃什么,完全取决于你所接受的文化和当前经济现状。你的选择是受你所在环境影响的。你的环境会培养你的欲望,对于处于战争国家的国民来说,也许能吃饱就是他的欲望,而对于发达国家的人,对于食物的欲望也许是鱼子酱这种高档货。那种令你渴求的能够满足你需要的,但目前又还无法拥有的东西,就是欲望,正是这种欲望在背后推动着你。影响欲望主要有三个因素:
-
大环境
大环境包括社会文化,主流思想,大众核心价值观。身处这个世界,你在潜移默化之中都在受着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
小环境
小环境包括 所处人生阶段,社会角色,朋友圈等。除了大环境的影响,人更多受到身边小环境的影响。 -
个人喜好
个人喜好包括 个人职业特点,收入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决定个人的价值观和选择。
处于欲望的阶段,说明需要还没有被满足,没有被满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缺少金钱,缺少时间等,一旦有了足够的能力后,欲望就演变成需求,这个时候用户就会想方设法来满足需求。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给用户更多的负能,例如通过打折解决他的资金问题,通过便携性解决场所问题,这样就可以促进用户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欲望在有能力满足后,才成为真正的需求,这种需求也是设计产品时应该核心关注的需求。
张小龙曾经在一次分享中说过,每天都有上亿的人想教他如何设计产品。这些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就是把一些尚处于需要或者欲望阶段的需求当作了真正的需求了,它们看起来,听起来都很应该被满足,但其实用户对这些需求很可能还未有明确的感知,所以就算提供给用户,他们也未必愿意叫好。所以,产品人员在分析需求的时候,还是要认真思考下需求所处的阶段,抓住那些已经成型的需求,好好的予以满足,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刚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