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有毒”,毒不过简书。一旦中了简书的毒,会变得牵肠挂肚,欲罢不能,其他手机APP像六宫粉黛失了颜色,只想独宠简书。
摸索着就进了简村,初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想摸摸,什么都想看看,还爱问为什么。为什么别人阅读量那么高,为什么别人成了简书合伙人?为什么我没人关注?
好在本人有坚持的好毛病。还跟刘姥姥一样,不怕出丑。我开始挑战日更,为了锻炼文笔,也为了给儿子显露我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性。
刚开始,找不到定位。写些啥?虽然我头像下的描述是生活中的美好都值得记念!那怕是一朵小花、一颗雨露、一个微笑、一种眼神!可问题是,人有七情六欲,花花草草也不能天天当饭吃,也不能天天盯着别人。大自然可以包容我,可我工作、生活的只是万千世界里小小的一隅,就是这些地方,我也走不出去。
花可以写,风可以嗅,微笑该回还得回,身边芝麻粒般的情绪和烦忧也可以入文。思路豁然开朗,然后就是文笔。
看着简友的文章,时而自豪比人强,时而汗颜比人差,更多的时候是自卑。也许,自卑自小就潜伏在我的骨子里。简友的文章,有天马行空的想像、有动人心魄的情感,有绮丽华美的词汇,有清新脱俗的句子。每每看到好文好句好词,我都暗语,我写的狗屁。
从小到大,闲书看了不少,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从名著到街头小刊,有一段时间,拿到什么就看什么,到了亲戚朋友家还乱翻,看有没有什么值得一看。
始终没有系统的去学过中文,也没老师指点。结果看的书本成了锅粥,还是夹生饭,混在脑子里,什么都看过一点,什么也没有深入,在脑子里晃荡的不成体统。后来,这锅粥还一点点发酵,蒸发,脑子里更加空荡。后续补入的文字,也随着过往消失很快。忍不住感叹,这年纪,记东西咋这样难?
这锅夹生饭带着隔年的酸味,总是担心写出来会不会熏的简友们受不了。可是我现在只有这个水平。我真的没有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丰富多彩、点石成金的文笔。我的用语简单通俗,情节描述往往平铺直叙,故事也缺乏创意。参加过简书组织的脑洞大开活动,第一期以失败告终,第二期结果未出,看综合情况也不会得奖。
我把自己的文章拿给九年级的大儿看,小心翼翼的询问,是否像你们写的作文?大儿有时笑,有时会来一句,嗯,比作文强。每当此时,我会暗出一口长气。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写,在简村扎下了根,并立志挑战365天更文,而且文字尽量不糊弄。
因为简书的魅力就像黑牡丹,初看独特,未必都觉得美丽。可一天天看下来,香味沁入心脾,好看像毒入灵魂。一天不看,觉得生活少了盐味,一天不写,灵魂就受到拷问:你的诗和远方呢?你的承诺呢?
天,再忙再累,再晚再身体不适,我都像银行零存整取一样准时,每天晚十二点前完成日更。我还坚持每天跟简友互动。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再毅力坚强的人也需要鼓励和支持。
昨晚看文,有简友说看手机时间太长,要缩短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但简书发文不能断。我笑了,很想给他留言:同感。
我在简书呆的时间在我手机APP里独占鳌头,自从有了它,微信我都是匆匆一瞥,本就潜水,现在索性隐身。朋友看不到我的动态,会不会以为我生活平淡,枯燥乏味?
她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我中了毒,在简村无法自拔,我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悟都贡献了简书,自得其乐。
她们若看到我两眼迷蒙,有时无来由的沉思和发笑,千万别认为我神经出了问题。
不怕中毒的,可以在简村长待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