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国产电视剧“都挺好”,特别火。
我是通过今日头条推送,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反响特别好,决定看一看。
当我问周围人是否知道这部电视剧时,原来其他人都在看,这更加勾起了我想要看这部剧的兴趣。
你看,我不清楚这部剧到底讲的什么内容,但是听旁边人说好看,就让我自己也产生了想看的从众心理。
不难发现,从众心理一直伴随在我们的周围。
从众心理,在何时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提供信息的个体与目标群体相似度高的场景下,从众心理会更加凸显。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年轻宝妈,都会相互推荐母婴产品,大家都是宝妈,所以对彼此推荐的产品能够产生更多的信赖力和购买率。
但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稍微把控不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少用负面语言
小时候考试,目标总是瞄准100分,但是当出成绩出来只考了98分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批评你,你看吧!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结果就没有考到满分了吧。
而当自己受到负面的批评时,如果不能及时梳理情绪,会在下一次考试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再次发挥失常,陷入恶性循环。
任何产品都有价值,要学会展现价值
我们往往形成一种“赠品=鸡肋”的观点。认为,超市里面所谓的赠品都是“废物”。但仔细想想,你把这个“废物”带回家,他真的就成了废物吗?
其实,任何产品和行为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我们没有仔细去发现,才会理所当然认为它是废物。
对于自己,在工作中要学会放大自己的优势,让其他人看到你的优势。而你的优势则是价值所在。
正确引导从众心理
积极正向鼓励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单位宿舍居住,和另外一位同事一间房,他比较邋遢,不爱收拾,从内心说我是特别反感的。
但我在想,如果我总是批评、嫌弃他,并不能让他动起手来收拾房间,反而伤了感情。我该怎么办?
我尝试去多鼓励他,只要他做好了一点点,我就去鼓励他,久而久之,从刚开始他不愿意打扫卫生到逐渐开始打扫,到一周打扫三次,我看到了他的进步,而我也通过这个方法印证了一个观点,多进行积极正向的鼓励。
今天的打卡文章阅读章节关联性虽然不大,但却教会了不少道理,值得自己细心琢磨。
作者:汪洋
日期:2019-03-26 武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