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我觉得婚姻其实是爱情的照妖镜,是魔是仙在婚姻的魔镜下一照便见分晓了,那些平时在恋爱中太多伪装的人,一下被婚姻裹挟在扎眼的太阳光下,瞬间便现了原形。当然,在被强光照射之后,展现的很大可能是位实实在在的神仙伴侣呢…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和我的神仙伴侣的故事。希望能给你和你的他有所启发。
我与Z先生相识于相亲,相知于吵架,相恋于婚姻,听起来有点颠倒顺序,实际上,作为恋爱小白的我们,真的是在婚姻中学会的恋爱,而且越恋越深。
一 、相亲
先介绍一下本人背景,90年老阿姨,长相还可以,打扮一下也算直男眼中的半个女神(也可能是女神经)…渴望恋爱,但大学四年从来没正儿八经谈过恋爱,奋发图强考研,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能谈场校园恋爱。结果两年半的研究生都快到尾声了,我还是没谈成一场恋爱。
再来介绍下Z先生背景,90年老直男,某985大学的生物学博士,长相很一般,身高很可,相识后被我从220斤改造到160斤,在此也说一句,其实一个人的习性也是很容易被改变的,只要他足够重视你的意见,尤其是婚前,可以利用大家还互相伪装的妖魔阶段,这个时候是灌输一些理念的最佳时刻。婚后再想改造难度翻倍。
很多女孩刚开始都不想通过相亲的方式谈恋爱,我也一样,因为看多了偶像剧式的玛丽苏剧情,觉得相亲又low又俗套,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明码标价,如果互相都符合对方的心里价位,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经历了这么多年靠实力单身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不是眼光高,而是不敢开始。在没遇到符合内心想象的那个人的情况下,宁愿不开始,也不想随便开始。时间长了就算遇到合适的人,也会觉得不合适并且不敢轻易开始,因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你会觉得谁都不对。尤其对我这种风险承受能力低,又不自信的人来说,相亲便成了最合适的恋爱途径了。相亲式恋爱和自由式恋爱,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一个连接点,发现对方优点,然后进一步试探,最终走到一起。悟出这个道理之后,我不再排斥相亲,因为相亲使双方信息更加对称,对于我这种风险厌恶者来说试错成本更低,更不易受伤。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相亲的目的性太强,效率太高,对慢热型并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有点招架不住,所以第一反应就是回避与恐惧。
我和Z先生是在我的导师和他的妈妈,也就是我现在婆婆的撮合下,2015年12月在北京见了第一面。当时我是特意打扮了一下的,后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下,Z先生坦白说当时第一反应是惊艳,果然男人第一反应还是外貌。好吧,女人其实也是外貌。Z先生是做了一晚上实验,套着一件冲锋衣,灰头土脸的从4号线的尽头向我走来。我第一反应是,像是我们中学那又高又壮又黑的体育老师。很明显我对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前期铺垫还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相亲的好处,信息加分项。我是个学霸控,对学习好又聪明的男生特别有好感。所以一听他是博士,就心生敬畏之情(婚后才知道,生物学博士,过的还不如生物)。当天,我们去了一趟杜莎夫人蜡像馆后,连晚饭都没吃就各自回家找妈妈了,这就是第一次相亲见面的过程,只能用‘尴尬’形容。
二、感情都是“吵”出来的
再次见面就是我的毕业季,Z先生专门从北京去天津找了我,并送了个毕业蛋糕,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就这样我还是在毕业尾声开始了我的相亲恋爱之旅,终归也算是半个校园恋爱了,但说恋爱其实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真正确认关系是一年之后。Z先生这个铁憨憨和我这个小白都没真正谈过恋爱,我们就这样不咸不淡的交往,他18岁的表妹后来问了我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你们的聊天全是表情包,就这样发发表情包就到一起了么?当时语塞,后来想了想,我们前期的交往确实过的跟白开水似的,在一起的时候只感觉尴尬,尬聊尬吃喝,当时他还没毕业,不做实验的时候就抽空去单位给我送吃的,陪我过每个节日,甚至为了见我,从北京飞到宁夏到我出差的地方,那段时间喜欢出差,其实就是想尽量避免见面。我想这大概就是不喜欢吧。我们还因为相处没有感觉,谈过这个话题,然后这货据后来交代发现自己要凉,竟然还花几千块钱跑去买pua的课,还好算他聪明,看了几个视频,发现全是骗子套路就没再听下去。幸亏Z先生在这方面是个死皮赖脸的人啊,每天准时报道没话找话陪聊天,也幸亏他的坚持我们才一直没走散,其实我当时也是觉得对方也没啥致命的毛病,可能会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但我又不甘心,难道这样波澜不惊、没存在感的也能叫做爱情吗?他每次表白让我当他女朋友的时候,我都开玩笑说,等你减完肥再说吧,然后他就减了五六十斤来见我。我可能也是个渣女,这个时候我竟然只有征服的虚荣心,还是没有那种爱情的悸动。
人被虚荣心包围的时候,就容易膨胀,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一旦对方不搭理你了,你又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非得来这么一下冲突,才会意识到那个人的重要性。而我和Z先生的重要转折点就在这一下冲突上。其实导火索是件很小的事情,就因为我回老家想让Z先生送行,但又不好意思说,然后发现他不但不主动送我,而且还和朋友去聚餐了,最终的杀伤力当然很大,我上岗上线的说他没上进心,对他很失望,然后Z先生破天荒的也急了。结果当然是我们谈崩了,谈到了分手,我在老家那两天他也没联系我。再后来,我通知了所有人我们分手的事情,说分手也奇怪,我们貌似就没真正在一起过,连手都没拉过,谈何分手。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伤心,在家一直哭到半夜,到这时,我才不得不承认,原来他也是有脾气的,原来我是真舍不得了,当时想的是老娘费了半天劲把你改造到160斤,怎么那么轻易就便宜了别的女人。从老家回到北京,找借口联系他,于是收拾了他的东西,微信要寄送地址,Z先生真真就只发了个地址。我搭上所有的自尊又发了一句话:我们真的结束了吗?Z先生回:你觉得呢,你说的话让我觉得你从来没信任过我,我也累了,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知道了。果断删除微信,我笃定这货肯定也不会甘心。然后Z先生就开始疯狂打电话,我就故意不接,一方面我是想表达一下我生气的态度,另一方面我生气的时候确实说不出话,结果就是,他大半夜从学校跑到我住的地方,把房东吵醒来叫我出去,因为这,我还被房东阿姨警告了一次,但我承认这次我沦陷了。接下来相处的日子,我开始有了小鹿乱撞的心情,我们牵手、接吻、拥抱,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我终于体会到这种酥麻而无可自拔的感觉。
就这样,我从内心拧巴不想承认,到全心投入认可这段感情,仅仅用了一次吵架的机会和一个周末的时间。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我这是仗着Z先生对我的喜欢而为所欲为啊,如果换个人,可能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表面上觉得自己足够好,足够优秀,值得匹配更好的人,但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根本不配,所以潜意识认为,如果他足够好,就不会喜欢我了,如果他喜欢我,说明他还不够好,心里就是这么拧巴。由于这次吵架,也因为Z先生的坚持,把我这个有点傲娇又有点自卑的女纸拧巴的心理给拧正了。

三、在婚姻中相爱
由于工作原因,我要经常出差,所以一直到结婚我们基本算是异地恋相处模式,自从那次吵架到最后领证,实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就算确认关系之后,我们还是有一部分伪装妖魔成分的,我还在打造高冷女神人设,而Z先生在打造无所不知的装X人设。所以即使要谈婚论嫁的两个人,这个阶段我们其实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并了解彼此。其实这种状态进入婚姻,风险也是很大的,想想也有点后怕,但当时我们就认为这辈子也就这个人了。
进入婚姻之后,才开始真正的恋爱,不把对方当外人的恋爱,我们脱离各自的家庭,成为个体,然后又互相了解,互相依赖,成为彼此的唯一。
Z先生在家是独子,我一直怕他会是妈宝男,还好,他是个孝顺的、但不是妈宝的男人,对父母意见会参考,但不会完全听从。从小没做过饭的人,自从恋爱后就开始研究菜谱,虽然做菜水平经常发挥不稳定,但贵在坚持,自从疫情,由于吃饭不安全,他就每天变着花样地给我做饭。家里的家务也被他大包大揽。每次我想偷懒不想陪他做家务时,我就动用一些小伎俩撒个娇,他就对我没办法了。当然多数情况下,我是陪他一起的,哪怕我不干,也会在旁边陪他说说家常聊聊八卦,因为我觉得这是独属我们的时间,干什么都是幸福的。
就这样,我从一个不敢谈恋爱,事事都只靠自己的女汉子,变成了一个会撒娇要抱抱,晚上要老公讲故事的小女人。简直不敢想自己也会变成这么“恶心”的人。
当然,我们也会吵架,会因为婆媳问题或者工资收入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学生物的人都知道,这个专业的人,都被那句著名的口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给骗了,尤其是博士毕业的人更是没有回头路,只能去一些国企事业单位拿着低工资做着没有资金支持的实验,偶尔还要先垫资买实验材料。我经常建议他趁着年轻改行,不要把大好青春浪费掉,因为这事,我们聊了很多次,最后导致我们互相觉得对方价值观有问题,他觉得我眼里只有钱,我觉得他对事业没有上进心。我们经常因为这种问题沟通到半夜,之所以说这叫沟通,是因为Z先生有个优点,就是他每次都会安安静静的听你把话说完,等我把问题、观点表达完之后,其实情绪也就缓和很多了,这时候他才来说他的想法,让我明白他不是无作为的,他也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做着努力,只是这方式不一定非得按我的想法说改行就改行,他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想放弃这么多年积累的东西。通过沟通,我也在慢慢尝试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幸,他不是个好吃懒做眼高手低之人。
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真的应了那句老话——感情都是“吵”出来的,每次我们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吵”完之后,都会让彼此的心更紧密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都坦诚布公,把对方当成知己去沟通交流,就像家人一样,就算有分歧,最终也会和解。可能,这就是能在婚姻中必须经历的磨合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