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C++多态原理探究以及案例测试

C++多态原理探究以及案例测试

作者: 司马捷 | 来源:发表于2016-08-02 16:51 被阅读47次
//
//  main.cpp
//  多态的原理,以及VPR指针
//
//  Created by 扆佳梁 on 16/8/2.
//  Copyright © 2016年 Eric. All rights reserved.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arent{
public:
    Parent(int a = 0){
        this->a = a;
       // print();
    }
    
    virtual void print(){
        cout<<"Parent "<<"a:"<<a<<endl;
    }
    void print2(){
        cout<<"Parent Print2"<<endl;
    }
private:
    int a;
};
class Parent2{
public:
    Parent2(int a = 0){
        this->a = a;
        print();
    }
    
    void print(){
        cout<<"Parent "<<endl;
    }
    void print2(){
        cout<<"Parent Print2"<<endl;
    }
private:
    int a;
};

class Child:public Parent{
public:
    Child(int a = 0,int b = 0){
        this->b = b;
       // print();
    }
    void print(){
        
        cout<<"child"<<"b:"<<b<<endl;
    }
private:
    int b;
    int a;
};


void playGround(Parent *base){
    base->print();
    /*
     C++的多态并不是通过判断是不是父类,还是子类,决定的.
     父类对象和子类对象分部有vptr 指针, 通过指针查找对应的虚函数表,找到虚函数的入口.
     这里是迟绑定,也就是在运行时去判断的.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 insert code here...
    std::cout << "Hello, World!\n";
    
    //第一步测试 动态原理,引出 vptr 指针.
    Parent p1;
    Child  c1;
  //  playGround(&p1);
  //  playGround(&c1);
    
    //第二步 打印对象的内部大小,证明指针存在
    cout<<"sizeof(Parent):"<<sizeof(Parent)<<"  sizeof(Parent2):"<<sizeof(Parent2)<<endl;
    //测试在64位机 vpr指针占 12个字节.和虚拟函数的个数无关
    
    
    /**
     *  第三步 测试在 构造函数中 调用虚函数 
     
     对象在创建的时,由编译器对VPTR指针进行初始化
     只有当对象的构造完全结束后VPTR的指向才最终确定
     父类对象的VPTR指向父类虚函数表
     子类对象的VPTR指向子类虚函数表
     
     总结在父类的构造函数调用的是父类的虚函数,在子类的构造函数中调用的是子类的虚函数.

     */
    
    
    /**
     *  第四步
     */
    cout<<"分割线----------"<<endl;
    
    Parent *pP = NULL;
    Child  *pC = NULL;
    
    Child array[] = {Child(1,2),Child(2,3),Child(3,4)};
    
    pP = array;
    pC = array;
    
    pP->print();
    pC->print();
    
    
    pP++;
    pC++;
    
    pP->print();
    pC->print();
    
    pP++;
    pC++;
    
    pP->print();
    pC->print();

    
    //测试  发现 父类和子类的 大小不一样,就是属性变量不同的(这里如果子类没有int a属性)就会 宕掉
    //去掉 子类中的int a属性 则会调用成功.  在数组中一个子类对象 去进行增加,进行获取下一个元素,会由于地址增加大小不一,导致失败.
    //如题步长 看下图:
    return 0;
}

ObjectDiagram2.png

相关文章

  • C++多态原理探究以及案例测试

  • 深刻剖析之c++博客文章

    三大特性 封装、继承、多态 多态 C++ 虚函数表解析C++多态的实现原理 介绍了类的多态(虚函数和动态/迟绑定)...

  • 多态的C++实现

    多态的C++实现 1 多态的原理 什么是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的特性之一,只用父类指针指向子类的对象。 1.1 多态...

  • Swift5.1学习随笔之多态

    多态的实现原理: OC:Runtime C++:虚表(虚函数表) Swift:纯Swift没有Runtime,更加...

  • C++ 多态的实现和原理

    多态的实现虚函数原理 一、在编译期间实现多态 多态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C++中通过重载函数的方法可...

  • C++ - 多态实现原理

    多态的实现举例 看一下例子程序 输出结果:8,12比正常输出多出了4个字节。 多态实现原理 每一个有虚函数的类(或...

  • Cpp7 C++的多态实现 -- 虚表

    Cpp7 C++的多态实现 -- 虚表 多态的实现原理 总结:1. 当我们在类中定义虚函数时,就会产生虚表2. 多...

  • 聊聊Java的泛型及实现

    摘要: 和C++以模板来实现静多态不同,Java基于运行时支持选择了泛型,两者的实现原理大相庭径。C++可以支持基...

  • Jade day05

    多态之笔记本案例 USB 接口 Mouse 类 KeyBoard 类 Laptop 类 测试类 Java操作数据库...

  • 初探OC对象原理(三)

    前言: 这是探究OC对象原理的第三章,也是按照对象的 的底层实现原理顺序来进行的。今天我们探究下对象的本质以及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多态原理探究以及案例测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ofsttx.html